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曲水斋主卞朝宁
曲水斋主卞朝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221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仲尼逸事》之《与鲁哀公论政》(2021年1月25日)

(2021-01-25 16:03:43)
标签:

历史

文化

时评

分类: 日志


春秋末年,礼乐制度逐渐废弛,行政措施不断强化,不论当政者承认与否,“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已成为实行统治的重要手段,他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鲁哀公多次向孔子咨询政治问题,即所谓“问政”。值得注意的是,“政”与“为政”不同,“为政”是实行统治的具体措施与方法,“政”则是一个广义概念,不仅包括具体的为政方法与措施,还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思想、政治伦理、政治制度以及为政理念与策略等诸多内容。

在一次谈话中,鲁哀公又向孔子提出政治问题(问政),孔子则根据鲁国政治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为政在人,取人在身”的重要观点和“五达道”、“三达德”等修身明德要求,他说:“周文王、周武王实行的政治制度都保存在府库典藏之中,如果有人继续奉行古代典藏制度,文、武之政就仍能发挥功效,如果没有人再信奉古代典藏制度了,那么文、武之政也就停息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政治,这是关于人的道理(人道);树木的种植和生长需要养分,这是关于树的道理(地道)。政治如同蒲苇,蒲苇得到养分就能够生长,政治得到贤人就能够成功。对于一国之君来说,政治问题首先是在于得到贤人,得到贤人就必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就必须以仁义为根本。所谓仁,就是爱人的意思,爱自己的亲人是最大的仁。所谓义,就是合宜的意思,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爱自己的亲人有亲疏远近之别,尊重贤人有尊卑贵贱之别,而礼制就是规范这些等次差别的。所以一国之君治国理政就不能不修身明德,修身明德就不能不侍奉双亲,侍奉双亲就不能不懂得人道,懂得人道就不能不知晓天理。天下共通的人道有五条: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兄弟之道、朋友之道;履行这五条人道的品德有三种:智、仁、勇,这三种品德是在精神上是一致的。关于五条人道和三种品德的道理,有的人是生来知晓的,有的人是通过后天学习知晓的,还有的人则是经历了困苦之后才知晓的,不论先知后知,知晓的道理是一样的。对于五条人道和三种品德的践行,有的人是发自内心地去做的,有的人是为了博取名利去做的,还有的人则是勉强地去做的,不论各人的心态怎样,只要坚持做下去,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

贤人政治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他曾多次强调:“才难,不其然乎?” []“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政在选贤。” []他在与鲁哀公论政的对话中再次提出“为政在人”的观点,这种观点对于突破以氏族血缘关系为选人用人标准的传统观念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礼记·中庸》)

 



[] 《论语·泰伯篇》。

[] 《论语·颜渊篇》。

[] 《韩非子·难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