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仲尼逸事》之《东闾子尝富贵而后乞》(2020年12月1日)

(2020-12-01 16:27:48)
标签:

历史

文化

时评

分类: 日志


齐国有一个人住在国都临淄东闾门附近,故而人称东闾子。东闾子曾做过官,发过财,是齐国有名的大富大贵之人,然而后来他却丢了官,破了财,沦落到街头行乞,有人问他道:“大人为何沦落到如此境地?”

东闾子悔恨地答道:“这一切都是我自己造成的呀!当初我官至齐相,位高权重,可是我六、七年间没有举荐过一位贤人。后来我又经商做买卖,大发横财,家累千金,可是我没有帮助过一个朋友。今天我沦落到这般境地,全是咎由自取啊!”

孔子听说此事后说:“如何合理运用权力或处置财物,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权力和财物有大小多少之分,人们都以为掌握的权力越大越好,拥有的财物越多越好。但是如果权力和财物专利一人,不能普惠众人,就会激起怨恨,最终失去一切,因为你得到的多别人得到的就少,你得到的大别人得到的就小,这种不公平的情况是不会维持长久的,迟早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大小多少数字变化的道理。换句话说,东闾子当初所掌握的权力和拥有的财富原本并不属于他,而是他从别人那里掠夺来的,他不懂得与人分享他所拥有的,最终必将会把一切还给别人。所以做人一定要思前想后,慎之又慎。”

孔子对于贫富贵贱问题一贯持以相对开明的态度,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去)之,不去也。” []所谓“道”,就是符合礼制规范和道德标准的正确方法和价值取向。东闾子或“处”或“去”,都不符合“道”的要求,所以先贵后贱、先富后贫也就不奇怪了。

(《说苑·复恩》)



[] 《论语·里仁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