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逸事》之《以莛撞钟》(2020年12月3日)
(2020-12-03 10:36:37)
标签:
历史文化时评 |
分类: 日志 |
赵襄子是春秋末年晋国大夫,赵氏宗主,也是三家分晋的主导者之一,不过他比孔子晚五十多年,两人之间是不可能有交结的,而子路先于孔子而亡,就更不可能与他对话了,所以这个故事是后人杜撰的,这种情况在古代典籍中非常普遍。
孔子周游列国,终无所试,不得不返回鲁国,赵襄子见到孔子后用刁难的口吻问道:“先生您带着见面礼去游说各国国君,大小诸侯见了七十多位,可是最终没有人赏识你、重用你,这是因为世上没有贤明君主呢,还是因为您提出的政治主张行不通呢?”
这个问题带有一点挑衅的意味,所以孔子没有回答。
过了一段时间,赵襄子又遇见了子路,他想继续刁难子路,于是说道:“前些天我遇见孔子,专门向他请教有关治国之道的问题,可是他不愿意回答我的问题。如果他已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却不愿意公开表达,故意隐瞒,这样的人怎么能称作仁人呢?如果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只是人云亦云,这样的人怎么能称作圣人呢?”
子路答道:“用一根纤细的草茎(莛)来撞击一口声震天下的洪钟,洪钟怎么能发出声音呢?您向孔子请教的问题既低级又无聊,就像以莛撞钟一样,当然得不到回答。”
在人们印象中,子路是一个做事莽撞、说话粗鲁的野鄙之人,但是当有人不怀好意地诋毁孔子时,他立即展现出少有的机智和辩敏,在与赵襄子的对话中,他能言善说,比喻贴切,语出惊人,弄得赵襄子无言以对。
(《说苑·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