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仲尼逸事》之《后世不昌》(2020年10月3日)

(2020-10-03 14:48:06)
标签:

历史

文化

时评

分类: 日志


孔子有妻有妾,这种事情在古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所以无需讳言。《孔丛子·记义》:“(夫子)妻不服彩,妾不衣帛。”显然,人们关注的是服饰简朴,而不是妻妾成群。

关于孔子的妻子,史书中几乎没有什么记载。据说孔子在十九岁时娶宋国丌官氏(上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生下一子,鲁昭公特意派人送来一条鲤鱼表示祝贺,孔子为了铭记国君的恩赐,特意为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此后不久,丌官氏又生了一个女儿,孔子可谓儿女双全了。

孔子在正妻之外,还娶有一妾(估计在丌官氏去世后),至于她的身份以及子嗣情况则不见记载,也许是因为她出身卑微的缘故。

孔子的妻子丌官氏相貌端庄,性情温和,属于贤妻良母型。由于孔子在鲁国一直没有得到重用,经济收入不稳定,所以丌官氏整日在家中操持家务,相夫教子,一家人日子过得很清苦。

丌官氏大约在伯鱼尚未成年时就去世了。在举行周年练祭时,伯鱼思念慈母,控制不住悲伤的情绪,不由地哭出声来,孔子听到哭声后问道:“谁还在哭呀?”

弟子答道:“孔鲤在哭。”

孔子不高兴地说:“哼!孔鲤太过分了!”

孔子生气是有原因的,因为伯鱼此时仍然啼哭不止是不符合礼制规范的。丧葬之礼规定:如果父亲已不在世,母亲死了,孝子通常要为母亲服丧三年,大祥(二十五个月)之后就可以停止哭泣了;如果父亲仍然健在,母亲死了,孝子通常只需为母亲服丧一年,小祥(期年)之后就应该停止哭泣了 []

伯鱼听到孔子的训斥后,立即脱去丧服,不再哭泣了。

由于孔子与伯鱼是父子关系,所以不便亲自施教,但是他对伯鱼的学业督促甚严。有一次,他看见伯鱼穿庭而过,就叫住他问道:“你学诗了吗?”

伯鱼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没有学。”

孔子立即训导道:“不学诗,无以言。”

没过多久,孔子又看见伯鱼穿庭而过,于是叫住他考问道:“你学礼了吗?”

伯鱼回答道:“没有学。”

孔子训导道:“不学礼,无以立。” []

学诗和学礼,都是做人的立身之本,所以孔子要求伯鱼在这些方面勤下功夫。

孔鲤在五十岁时就先于孔子去世了,他与原配夫人生有一子,名伋,字子思。

孔鲤的原配夫人是卫国人,后来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被休,回到卫国后又改嫁给卫国庶氏男子,因此她就不能算鲁国孔氏的人了。子思的生母在卫国去世后,娘家派人来向子思报丧,子思当时由于悲伤过度,竟然跑到孔氏宗庙中去哭弔,真是找错了庙门哭错了地方!后来他的门人提醒他说:“卫国庶氏的女人死了,你怎么跑到鲁国孔氏的宗庙中哭弔呢?”子思连忙自责道:“我错了!我错了!”然后就跑到其他房间里去哭弔了。

孔子对女儿非常宠爱,对于女儿的婚姻大事也格外重视,孔门弟子公冶长虽然出身卑微,但是人品很好,能够忍辱负重,孔子对他青睐有加,于是就亲自做主,把女儿嫁给了他 []

孔子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叔梁纥之妾所生),名孟皮,字伯尼。孟皮先天患有脚疾,行走不便,他不学无术,人品也不好,没有什么正经营生,所以孔子平时和他很少来往。孟皮有一儿一女,儿子名忠,字子蔑,史书中多记作孔蔑。孔蔑年轻的时候也在孔子门下学习儒业,成绩优异,被列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后来他与同门师兄弟宓子贱一道出仕,孔子前往他们的官所进行考察,问了他们一个同样的问题:“你当官之后,有何得有何失?”孔蔑说自己一无所得,有所失者三:“学不得明”、“骨肉益疏”、“朋友之道阙”,孔子对他的回答很不满意;宓子贱则说自己一无所失,有所得者三:“学益明”、“骨肉益亲”、“朋友笃”,孔子对他的回答非常满意,称赞他是鲁国不多见的君子 []。孟皮的女儿聪明贤淑,性格开朗,孔子很喜欢她,她的姑姑(叔梁纥原配夫人施氏所生的女儿)去世时,孔子亲自教她辫盘丧髻的方法:“尔毋从从尔,尔毋扈扈尔。盖榛以为笄,长尺,而总八寸。” []这种方法听起来很复杂,但是孔子却很耐心。后来由孔子做主,把她嫁给了天资聪慧、勤奋好学的得意门生南宫适 []

孔氏后人数代单传,且鲜有显达者,后世不昌。孔子生孔鲤,孔鲤生孔伋(子思)。孔伋的生身父母去世后,孔子就把他托付给了年轻有为的得意门生曾参,曾参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他明确表态道:“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在曾参的悉心教导下,孔伋勤学善思,成绩优异,他对于人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作《大学》《中庸》等篇,开创了思孟学派,成为儒学发展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孔伋生孔白,字子上,孔白的生母(子思之妻)去世了,因为此时她已被休,所以孔白没有为她服丧,子思的门人不理解,就跑去问子思道:“当年您为被休后死去的生身母亲服丧了吗?”

子思答道:“是的。”

门人又问道:“那么您为什么不让孔白为自己被休的生身母亲服丧呢?”

子思说:“当年我的父亲孔鲤能够严格按照丧葬礼仪来行事,该隆重则隆重,该简约则简约,我在这些方面则有所欠缺,许多礼仪程式都执行不到位,所以我只能采取最简单的办法:现在名义上是我的妻子,那就是孔白的母亲;现在名义上不是我的妻子,那就不是孔白的母亲。” []

孔白生孔求,孔求生孔箕,孔箕生孔穿,孔穿生子慎 [],子慎生孔鲋,孔鲋在孔氏后人中算是一个有亮点的人物。孔鲋,字子鱼,孔子八世孙,陈胜在陈郡(今河南淮阳)称王后,他曾在陈胜帐中任博士、太师等职,为陈王分析局势,出谋划策,功不可没。由于陈胜不能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导致起义形势急转而下,他最后在与秦军决战中战死,卒年57岁。据传,《孔丛子》是他编撰成书的。

孔鲋之后,孔氏后人虽然世代为儒,但是已无显贵之人。汉代独尊儒术,孔氏嫡长孙被封为奉祀君,这是世袭爵位。此后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借用“大成至圣文宣王”这块金字招牌来为自己脸上贴金,孔氏后人也受到各种礼遇,成了统治者的帮凶。到了宋朝,奉祀君改为衍圣公,这个封号一直延续至今。末代衍圣公后来迁寓台湾,他们仍以讲习儒学为业,传授内容既无学术价值,又无思想内涵,而且在那种政治氛围中,只能苟延残喘了。

(《史记·孔子世家》《礼记·檀弓上+檀弓下》《说苑·政理》《孔子家语·子路初见+本姓解》)

 



[] 《礼记·服丧》:“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以一治之也。故父在为母衰期者,见无二尊也。”

[] 《论语·季氏篇》。

[] 《论语·公冶长篇》。

[] 《说苑·政理》,并见《孔子家语·子路初见》。

[] 《礼记·檀弓上》。

[] 《论语·公冶长篇》。

[] 《论语·泰伯篇》。

[] 《礼记·檀弓上》。

[] 著者按:《孔丛子》中记作子顺,曾任赵、魏两国国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