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仲尼逸事》之《齐大旱》(2020年9月8日)

(2020-09-08 09:49:41)
标签:

历史

文化

时评

分类: 日志


根据《左传》《国语》等史书记载,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齐国出现彗星等的怪异天象,随后引发严重旱灾,灾情持续时间很长,导致第二年春季爆发全国性的大饥荒。

为了应对灾情,齐景公紧急召集群臣共同商议应对之策,有人建议举行祭神仪式,禳灾消祸,然而齐相晏婴则表示反对,他对齐景公说:“天之有慧也,以除慧也。君无秽德,又何禳焉?若德之秽,禳之何损?” [1]意思就是,彗星(扫帚星)是扫除秽物之义,国君没有道德瑕疵,何必要祭神消灾?当时两种意见相持不下,齐景公只好请孔子来应询,他问道:“齐国旱情严重,您有什么好对策?”

孔子答道:“大荒之年,公室贵族要带头节省财用,出门用驽马驾车,尽量不征用劳力,停止宫室道路建设,举行祭祀活动时可以用币或玉来代替活牲,也不用讲究鼓乐齐鸣的排场。总之,能不支出就不支出,能减少支出就减少支出,这是贤明君主通过节减个人财用来赈灾救民的最正确方式,这也是符合传统礼制的。”

孔子有关“凶年则乘驽马”的言论和他提出的“政在节财”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一》《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



[1]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