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逸事》之《陈恒欲作乱于齐》(2020年9月3日)
(2020-09-03 15:34:58)
标签:
历史文化时评 |
分类: 日志 |
陈恒是齐国陈氏第八代宗主,妫姓,陈氏(田氏),名恒,一作常,谥号为成,故称陈成子。陈齐始祖陈公子完当年从陈国跑到齐国避难时曾卜得一卦,辞曰:“八世之后,莫之于京。” []“京”通训为大,这两句话的意思是陈齐(田齐)延续到第八代就无人能敌了。陈恒在卦辞的蛊惑下,想在国内发动政变,弑杀齐简公,篡夺权位,但是他又忌惮齐国高、国、鲍、晏等公室贵族出手干预 [],于是就想了一个转内乱为外患的计谋:先发兵攻打鲁国,趁高、国、鲍、晏等氏族陷于鲁战时,再在国内发动政变。
鲁哀公得知陈恒的计谋后十分担忧,孔子也觉得事态严重,于是他把弟子们召集起来说道:“诸侯国都受封于周王,相互攻伐是严重违反周礼的,我对此坚决反对!鲁国是我们的父母之国,我们先人的坟墓都在鲁国,现在齐国将要发兵攻打鲁国,你们有谁愿意到齐国去劝阻陈恒?”
子路率先表态,他表示自己愿意到齐国去劝说陈恒。但是孔子没有同意,因为子路好勇,说话直爽,遇事容易冲动,让他上战场杀敌比较合适,但是让他去游说别人就不合适了。
子张、子石也表示愿意前往齐国,但是孔子也没有同意,因为他们太年轻了(子张比孔子小四十八岁,子石比孔子小五十三岁),而且没有什么历练,也没有什么名气,他们出使齐国,陈恒也许连见都不愿见。
后来子贡表示自己愿意到齐国去见一见陈恒,孔子觉得子贡才华出众,口才和风度俱佳,以前也经历过不少大场面,所以孔子委派他立即前往齐国游说陈恒。
孔子对于每一个弟子的才情秉性和性格特征都非常了解,所以他总能委派最合适的人做最适合的事。子贡后来果然不负众望,出使齐国游说陈恒之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跑到吴、越、晋等国游说了一圈,成功挑起齐、吴两国的艾陵之战,从而改变了诸侯争霸的格局,而鲁国则躲过一劫。太史公在记述此事时对子贡做出高度评价:“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当然,五国大变局的原始动因是孔子在关键时刻用对了关键的人,他把每一个人的特长都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