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逸事》之《宋大水》(2020年7月4日)
(2020-07-04 16:04:47)
标签:
历史文化时评 |
分类: 日志 |
春秋时期,水患仍然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严重威胁。宋国位于黄淮流域冲积平原,因此水灾连年,百姓深受其害。公元前683年,宋国遇大水,鲁国政卿臧文仲受鲁君委派,前往宋国问灾,并说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名言 []。
若干年后,宋国又遇大水,鲁君派使者前往问灾,使者向宋君弔问道:“天降大雨,连绵不断,造成灾害,影响国政,我受君主委派前来表示慰问。”
宋君则自责道:“由于我(孤)斋戒不修,施政不力,不能及时征调民力来修筑沟渠城邑,故而导致大水泛滥成灾,所有罪过都应由我一人承担。宋国受灾惊扰到贵国国君,特派使者前来慰问,我实在是羞于承受。”
孔子听说此事后对弟子说:“宋国其庶几乎。”“庶几乎”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语,大约就是接近完美的意思,孔子在谈论颜渊时就曾说:“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 []
弟子问道:“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孔子又把当年臧文仲的话重复了一遍:“历史上的夏桀、商纣有错而不知错,所以他们很快就灭亡了;商汤、周文王、周武王有错而知错,所以他们很快就勃兴了。人有错知错,并能及时改正错误,这就不是错。宋君知错能改,所以宋国必将勃兴。”
宋君听到孔子的话后,在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他从此以后每天早起晚归,专心施政,访贫问苦,致力民生,不出三年,宋国年产丰收,政治清明。
宋国能够实现国泰民安,年谷丰登,全得益于孔子当年说过的几句肺腑之言。后来人们引用《诗经·周颂·敬之》中的诗句来称颂此事:“佛(弗)时仔肩,示我显德行。”意思就是,你只要教导我光明的德行,我就能承担所有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