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逸事》之《九徵识人法》(2020年7月2日)
(2020-07-02 15:36:25)
标签:
历史文化时评 |
分类: 日志 |
世间最难的事情莫过于知人识人,上天仍有春夏秋冬白昼黑夜可以预知,人心则深藏不露,表里不一,难以揣测:有的人貌似谦逊,内心实则傲慢;有的人貌似强悍,内心实则和顺;有的人貌似固执,内心实则通达……所以孔子说:“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知人的目的在于用人,所以知人善任是所有当政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如果用对了人就能成事,如果用错了人就会坏事。鲁哀公就曾多次与孔子讨论“取人”、“人有五仪”等问题,知人识人之心不可为不迫切[]。孔子一生阅人无数,他在实践中总结出许多知人识人的有效方法,九徵之法是其中之一。
“九徵”就是从九个方面来考察和甄别人:一是把考察对象派到偏远地区去任职,在长期不受监督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考察他对上的忠诚度;二是把考察对象安排在身边就职,就近通过日常琐事来考察他对上的敬畏心;三是让考察对象处理各种复杂事务,以此来考察他的办事能力;四是在事前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向考察对象提出问题,以此来考察他的应变机智;五是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向考察对象提出约定,以此来考察他为人是否守信;六是让考察对象自主管理财货,以此来考察他不贪钱财的道德自制力;七是让考察对象身处危险之中,以此来观察他临危不惧的气节与操守;八是让考察对象饮酒至醉,以此来考察他酒后不乱的自律能力;九是把考察对象安排在男女杂处的环境之中,以此来考察他抵御色诱的定力。孔子认为,从以上九个方面(情况)来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贤与不肖之人就不难甄别了,可用之才也可以选拔出来了。
[] 《荀子·哀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