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逸事》之《孔门之徒何其杂》(2020年6月27日)
(2020-06-27 10:54:57)
标签:
历史文化时评 |
分类: 日志 |
有一个叫南郭惠子的人问子贡道:“孔子门下的弟子怎么那么杂啊?”这个“杂”是鱼龙混杂的意思,主要是指孔门弟子在身份、家境、国别、年龄、德行、智力等方面差别很大。比如身份,孟懿子、南宫敬叔等人是鲁国世袭贵族,司马牛是宋国桓氏贵族,而子路则是野鄙之人,公冶长是刑余之人,漆雕开是工匠之后,这两种人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能平起平坐的;再比如年龄,孔门中年长者仅比孔子小几岁(秦商、颜路等),年幼者则要比孔子小五十几岁(冉儒、公孙龙等)。
子贡觉得南郭惠子出言不善,因为当时只有贵族阶层才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平民子弟投到孔子门下受教,进而改变身份和地位,这是不可接受的。好在子贡能言善辩,他从容应对道:“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到:在矫正木材的檃栝旁边总是堆积了许多曲木,在磨刀石的旁边也总是丢弃了许多钝刀,而在医术高超的良医门前则总是聚集了许多病人,所以孔子门下鱼龙混杂恰恰说明他授徒有方,有教无类。有德君子只需端正心身,勤学苦修,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来对待所有前来求学的人,想来的人不拒绝,想走的人也不挽留,这就是‘孔门之徒何其杂’的原因。《诗经·小雅·小弁》中有几句诗:‘菀彼柳斯,鸣蜩嘒嘒。有漼者渊,菀苇淠淠。’意思就是,柳枝茂盛,蝉儿才会鸣叫不停;潭水深深,芦苇才会生长茂密。相同的道理,在学识渊博、德行高尚的君子门下,才会聚集各种各样的弟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