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逸事》之《四邻与四友》(2020年6月18日)
(2020-06-18 16:42:12)
标签:
历史文化时评 |
分类: 日志 |
鲁国孟孙氏贵族孟懿子在研读《尚书》时,对“钦四邻”一句不太理解,于是就问孔子道:“请问《尚书·益稷》中的‘钦四邻’一句应该如何理解?”孟懿子是孟僖子之子,孟僖子临终前曾嘱咐他向孔子学习古代礼乐知识[①],所以他经常向孔子请教各类问题,《论语》中就载有“孟懿子问孝”之事[②]。
孔子答道:“‘钦四邻’的意思是王者要敬重身边的重臣,因为他们是辅佐王者治理天下的栋梁之才。所谓‘四邻’,是指王者身边的四位重臣,他们各有所长,各司其职,不可或缺:站在王者身前的称作‘疑’,他的主要职责是及时回答王者的各种疑难问题;站在王者身后的称作‘丞’,他的主要职责是准确记住国事的各种细节;站在王者左边的称作‘辅’,他的主要职责是纠正施政过程的错误;站在王者右边的称作‘弼’,他的主要职责是对外发布和宣传王者的各种诰令。上述四位重臣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必须选择最合适、最有经验的人来担任。周文王在创建周朝的过程中,继承了上古帝王‘钦四邻’的成功经验,也设置了‘胥附’‘奔辏’‘先后’‘御辱’四个重要职位,分别由四位德高望重的重臣担任:担任‘胥附’之职的是散宜生,他主要负责协调部族内部关系,加强族人的凝聚力;担任‘奔辏’之职的是闳夭,他主要负责协调部族之间的关系,扩大周族的影响力;担任‘先后’之职的是南宫括,他主要负责处理周文王的日常事务,让文王形象更具有号召力;担任‘御辱’之职的是太颠,他主要负责维护周文王的安全和声誉,如果有人胆敢冒犯王者的权威,他立即拔刀相向,毫不含糊。这几位近臣辅佐文王,为创建周朝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孟懿子见孔子说得头头是道,于是就带有调侃意味地问道:“孔门人才济济,儒业兴旺,想必您身边也有‘四邻’吧?”
孔子答道:“我身边没有‘四邻’,但是有‘四友’:自从颜渊投到我门下后,门人之间愈加亲近,所以颜渊就是孔门的‘胥附’;自从子贡投到我门下后,许多士人都不远千里来投奔孔门,所以子贡就是孔门的‘奔辏’;自从子张投到我门下后,我每次出行都是前有光后有辉,所以子张就是孔门的‘前后’;自从子路投到我门下后,诽谤孔门的流言蜚语再也听不到了,所以子路就是孔门的‘御辱’。”
想成大事者,身边必定聚集一批同心同德之人。周武王在讨伐商纣的誓师大会上说:“受(商纣)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③]孔子后来也总结道:“才难,不其然乎?”[④]这个“才”就是帝舜所说的“四邻”、周文王所说的“四臣”和孔子所说的“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