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逸事》之《济济漆漆》(2020年6月13日)
(2020-06-13 11:15:18)
标签:
历史文化情感 |
分类: 日志 |
“济济”是众多的意思,后引申为容貌或队列齐整,《诗经·齐风·载驱》:“四骊济济,垂辔。”“漆漆”是庄重恭敬的样子。“济济漆漆”是形容祭祀时仪容齐整而庄重,具有仪式感,但是却缺少内在的东西。
儒者以帮人办理丧葬之事或主持祭祀礼仪为业,孔子平时教导弟子们在从业过程中仪容一定要齐整而庄重,这是一种职业素养。但是在祭祀自己的亡亲时就另当别论了,因为为别人主持祭祀仪式与自己祭祀先人的情感体验是不一样的。有一次,孔子在为自己的亡亲举行秋祭(尝)时,他亲自向先人进献祭品,但是仪容比较朴实,态度比较诚恳,步履也比较急促。
子贡注意到孔子在仪容方面的细微变化,祭祀完毕后,他不解地问孔子道:“您以前教导我们祭祀时仪容一定要济济漆漆,可是今天您祭祀时却没有做到济济漆漆,仪容不够端庄,神情也不够敬慎,这是因为什么呢?”
孔子解释道:“所谓‘济济’,就是仪容齐整的意思,但是情感却比较疏远冷漠;所谓‘漆漆’,就是神情庄重的意思,但是态度却比较矜持内敛。疏远冷漠的情感和矜持内敛的态度怎么能与自己亲人的亡灵发生交互感应呢?今天我是祭祀者,而不是助祭者,所以我在祭祀自己先人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像平时帮助别人主持祭祀仪式那样济济漆漆了。我平时要求你们在祭祀时做到济济漆漆,那是根据你们在祭祀活动中的身份提出的要求,如果你们只是参与者或助祭者,那么就应该做到济济漆漆。比如你们以后参加国君主持的祭祀活动,礼仪隆重而繁琐,先在庙堂之上进献血腥贡品,向尸主献酒,然后再返回到庙室之中举行馈食礼。百官各就各位之后,舞乐奏起,进荐笾豆和肉俎等,所有礼仪程式都是由助祭司仪严格按照礼制规定进行的,整个过程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在这种隆重的祭祀场合,所有参与者必须全神贯注,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礼仪容貌方面,一举一动力求符合礼制规范,仪容神情力求做到济济漆漆,所以他们内心根本就没有那种与神灵交互感应的‘恍惚’之感。你提的问题没错,我以前确实要求你们在祭祀时做到济济漆漆,但是要分清时间、地点、场合、身份等因素,任何事情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孔子在政治立场上偏于保守,但是在思维方式上则比较开明,他不会固执一念而不事变通,善于因时因事来思考问题,甚至有时还有朴素的辩证思维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