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逸事》之《宋景公问长有国之道》(2020年5月29日)
(2020-05-29 10:49:23)
标签:
历史文化时评 |
分类: 日志 |
宋景公是春秋末年宋国国君,他崇尚仁德,用心治国,在位期间虽然没有太大的作为,但基本保全了宋国的领土完整和社会发展,因此他在历史上有仁君之称,至今人们仍津津乐道有关“荧惑守心”的故事 []。
从地理位置来看,宋国处于争霸中原的要冲地带,由于经常受到战争的侵扰,因此当政者对于“长有国”问题最为关切。所谓“长有国”,就是长久维持国土安全和社会稳定。
孔子去谒见宋景公 [],宋景公迫不及待地问道:“我想长久维护国土安全,让所有的都邑都能得到有效治理,让所有的国民都不会因为安全等问题而感到困惑,让所有的武士都能为维护国家安全而尽心竭力。当然,我还希望让能日月正常运转,不要出现“荧惑守心”的反常天象而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希望让天下的圣贤之人都能主动来到宋国,为我们提供智慧和力量,还希望官府能够得到有效治理……我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些想法和愿望呢?”
宋景公确实是一位用心治国的有为君主,他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经过认真思考的,既有眼前的国安忧患,也有长远的发展利益,思维层次显然高于卫灵公、陈惠公、鲁哀公等人。
孔子认真思考后,慎重地答道:“有许多大国君主都曾向我提出过类似问题,但是没有人像您这样问得详细。我觉得您提出的想法和愿望是可以实现的,不过需要您做出努力。我常听人说:与邻国和睦相处,就能长久维护国土安全;国君施惠于民,属臣效忠于上,都邑就能得到有效治理;不滥杀无辜,也不姑息罪犯,国人就不会产生困惑;增加士人的奉禄和财产,他们就会尽心竭力;敬畏天命,敬事鬼神,日月就会正常运行;崇尚天道,尊崇仁德,圣贤之人就会不请自来;任贤使能,罢黜奸佞,官府就能提高运作效率。”
宋景公听后连声称赞道:“您说得太好了!若想长久保有国家就应该这样做!但是我担心自己能力有限,难以达到您提出的要求。”
孔子说:“其实这些事情都不难,您只要坚持去做,就一定能实现您的想法和愿望。”
孔子在周游列国期间,曾与许多诸侯国君就国家治理问题进行过对话,“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 [],但是大多数对话都属于“道不同,不相为谋” [],因此各类典籍中也没有记载。在有限的对话记载中,孔子与宋景公关于“长有国”的对话是内容比较全面的,也是最有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