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仲尼逸事》之《司寇为时短而屈节数》(2020年4月27日)

(2020-04-27 15:24:08)
标签:

历史

文化

时评

分类: 日志


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执政国卿是季桓子 [],孔子遇有重要政事就得去找他商量,需要征得他的同意。起初孔子与季桓子关系密切,两人配合默契,共同干成一些大事。后来季桓子贪图享受,对政务有所懈怠,孔子去找他商量政事,他很不耐烦,有时还会冲着孔子发火,但是孔子并没有计较,仍然坚持,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弟子宰予觉得孔子老是这样低三下四地去找季桓子,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冷漠和屈辱,即所谓“屈节数”,因此他劝谏孔子道:“以前我常听老师说:‘王公贵卿如果不礼聘我,我就不会主动去找他们。’现在您担任大司寇的时间还不长,但已经多次放低姿态去找政卿,政卿却不待见你,难道您不可以不去找他吗?”

孔子表情凝重地说:“你说的没错,但是现在鲁国以人众欺凌弱小、以武力强暴平民的情况非常严重,而且已经持续很久了,社会治安令人担忧,然而大小官员对此却不闻不问,任由其发展蔓延,长此以往,必将会引发暴乱。现在当政者礼聘我担任主管刑狱的官员,希望我能加大整治力度,保护民众利益,所以我理应履行职责,惩处不法分子,维护社会安宁,难道还有什么事(包括个人脸面问题)比维护社会治安更重要吗?”

鲁国民众听到孔子这样说,纷纷称赞叫好,他们说:“圣人将要来治理鲁国了,大家好自为之吧,千万不要再干违法的事情了!”从此以后,鲁国民众都安分守己,远离刑戮,社会治安也大为好转。

孔子后来对宰予解释道:“常言道:‘违山十里,蟪蛄之声,犹尚存耳。’意思就是,即使远离深山,蟪蛄的叫声仍然能听到。这几句话对我从政的启示是,该说的话就要说,不管别人爱不爱听;该提的意见就要提,不管别人会不会误会自己;该尽的责任就要尽,不管遇到多少阻碍。”

孔子担任鲁国大司寇大约有三年时间,他能够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尽忠尽责,用心施政,并取得不俗的政绩,但是他也遇到来自方方面面(国内和国外)的阻力和干扰,最终不得不弃官而去。

 

      (《说苑·政理》《孔子家语·子路初见》)



[] 著者按:原作季康子,有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