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仲尼逸事》之《宓子贱治单父》(2020年4月20日)

(2020-04-20 16:38:52)
标签:

历史

文化

时评

分类: 日志


宓子贱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虽然他未能列入孔门四科十哲的名单,但是孔子对他颇为赏识,曾称赞他道:“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能有这样的评价是非常难得的!

宓子贱曾在单父(今山东单县南)当过三年邑宰,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单父是鲁国南面的一个城邑,地理位置比较偏远,当地宗法氏族势力也比较强大,因此治理难度非常大。宓子贱在就任邑宰之前,专门去向孔子请教,孔子对他说:“毋迎而距也,毋望而许也,许之则失守,距之则闭塞。譬如高山深渊,仰之不可极,度之不可测也。”据说这几句话是当年姜太公对周文王说的,孔子用来诫勉宓子贱,肯定是根据单父邑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的。“距”是拒绝,“许”是接纳,这是两种不同的为人之道或为官之道,意思就是,当政者不要轻易拒绝那些愿意归附自己的人,否则就会眼不明耳不聪,使自己完全陷于闭塞状态,要像高山不让一尘、深渊不辞一流一样,善于接纳各种人,让他们为己所用,这样就可以不断壮大己方守卫的势力,增强抵御敌方的能力。

孔子临别赠言,宓子贱深受教益,他恭敬地答道:“太好了!我一定遵从您的教导。”

宓子贱赴任之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很快就与当地氏族融为一体,由此赢得了邑众的信任与支持,取得了不俗的政绩,孔子听到这个好消息后问他道:“你治理单父虽然时间不长,但是邑众对你都很满意。你采取了那些施政措施?能说给我听听吗?”

宓子贱答道:“我治理单父并没有什么特别措施,只是把当地的老人当作自己的父亲来对待,把小孩当作自己的儿子来对待,关爱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救济那些失去生活来源的人,如果有人去世,就像对待亲丧一样料理好后事。”

孔子说:“不错!不过这写是小善,只能赢得下等人的归附,还应有更有效的为政举措。”

宓子贱又答道:“在单父当地氏族中,我身边有三位像侍奉父亲一样的长者,有五位像敬重兄长一样的族人,有十一位关系亲密的朋友,他们平时都能给予我很大的帮助。”

孔子说:“你对待长者像侍奉父亲一样,可以在氏族中发扬孝的观念;对待族人像敬重兄长一样,可以在氏族中传播血脉亲情;对待友人像对待志同道合者一样,可以在氏族中倡导友善精神。不过这些是中善,只能赢得中等人的归附,还应有更有效的为政举措。”

宓子贱继续答道:“在单父城邑中,有五位比我贤能的人,我对他们都非常尊重,遇事就虚心向他们请教,他们也能及时给我提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孔子感叹道:“治理单父的大道理就在这里啊!这才是赢得上等人归附的大善!从前尧舜治理天下,一定要访求贤人来辅佐自己,因为贤人是所有幸福的来源,也是清明政治的主宰。可惜呀,让你治理单父这个小地方实在是屈才了,如果让你治理更大的地方,没准你也能取得像尧舜一样的丰功伟绩!”

儒家学派一贯倡导贤人政治,他们认为,贤人在政治中的重要作用要远甚于政治体制的构建和政治制度的完备。实行贤人政治的前提是打破传统的氏族制度限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宓子贱开始介绍的父子关系、兄弟关系等均属于氏族体制内的血缘关系,因此孔子评价不高,认为仍有改进的余地,后来宓子贱又介绍了邑中的五位贤能之士,孔子立即大加赞赏,认为宓子贱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施政方法。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苑·政理》《韩诗外传·卷八》《孔子家语·辩政》)



[] 《论语·公冶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