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仲尼逸事》之《齐景公为大钟》(2020年4月11日)

(2020-04-11 10:26:48)
标签:

历史

文化

时评

分类: 日志


齐景公是一个奢靡之君,他在位期间接二连三地大兴土木,修筑高台,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齐国民众苦不堪言,怨声载道。等到路寝之台和长庲之台修建完毕后,齐景公又要征用民力铸造大钟(为大钟),以此来彰显他的圣功伟业。

大钟铸成之后,需要悬空吊起来,在正式启用之前,还要进行祭祀先祖的仪式,然而齐景公却要迫不及待地举办大型庆功宴会,邀请所有的显贵者参加。齐相晏子、孔子和周朝史官柏常骞三人都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他们一起去觐见齐景公,并共同发出警告:“这口大钟即将毁坏。”

果然,这口大钟一经撞击就毁坏了,齐景公立即召见晏子、孔子等人询问原因。晏子先答道:“大钟铸成后,不祭祀先祖就举办庆功宴会,这是违反礼制的,所以我做出大钟将毁的推断。”

柏常骞说:“今天是庚申日,也是雷震之日,历法上载有相关规定,当日所有的声音都不能超过雷声,否则必有灾祸,这口大钟的钟声显然比雷声还响,所以我做出大钟将毁的推断。”

孔子则说:“这口大钟口朝下悬挂在低处,撞击它时气流在下面回旋,形成巨大冲力后向上冲击,这种冲力如同排山倒海之势,所以我做出大钟将毁的推断。”

晏子、孔子和柏常骞虽然都做出大钟将毁的推断,但是由于三人的身份和地位不同,推断的依据也各不相同:晏子是齐国政卿,负有治理国家的辅政重任,他为了维护齐国的礼制秩序和齐景公的君主威望,就必须从政治的高度向齐景公发出警示;柏常骞是周朝史官,专司天文历法,因此他恪尽职守,从专业的角度对齐景公提出警醒;而孔子是鲁国的下大夫,此时他淹居齐国,无官无职,没有资格对别国的国事政务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所以他只能就事论事,从科学的角度做出推断。

不得不说,孔子对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拿捏得是比较到位的,此时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他一清二楚,绝不违礼越界。更令人吃惊的是,孔子做出大钟将毁的推断是是最符合科学原理的,也是最富有科学精神的,这是难能可贵的。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外篇不合经术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