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仲尼逸事》之《鲁哀公问“圣君之问”》(2020年3月15日)

(2020-03-15 11:16:40)
标签:

历史

文化

时评

分类: 日志


鲁哀公是一个弱主,但是却怀有成为一代圣君的愿望,他对孔子说道:“我出生在与远离民间疾苦的深宫之中,在宫中妇人的百般呵护之下成长,所以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悲哀,什么是忧愁,什么是劳苦,什么是恐惧,什么是危险。您能给我讲一讲吗?”

孔子起身答道:“哎呀,您提出的是圣君之问呀!我孔某只是一个卑微之人,哪有资格和您谈论如此重大的问题。”

鲁哀公示意孔子入座,诚恳地说道:“鲁国除您之外,没有人会和我谈论这些问题的。”鲁哀公当时在鲁国的境遇确实如此,他大权旁落,碌碌无为,公卿贵族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所以不会有人认真回答他的“圣君之问”。

孔子坐定以后,缓缓说道:“既然您对我如此信任,我尽力回答您的问题:您进入宗庙的大门向右走,从东面的台阶登堂,抬头看见屋椽和栋梁,低头看见案几上的神主牌位和祭祀供品,这些器物都原样保存,而那些祖先早已亡故,您由此而思念先祖,就能知道什么是悲哀了;您每天黎明时分就起来梳头戴冠,天刚放亮就上朝听政,如果有一件小事处置不当,就会引发全局混乱,您由此而想到必须承担的重任,就能知道什么是忧愁了;您每天一早出门,白天处理各种政务,一直忙到晚上,还有许多达官贵人的子孙们在朝廷门外等候您的召见,您不得不打起精神来与他们行礼周旋,您由此而想到需要应付各种客套的繁琐礼节,就能知道什么是劳苦了;您走出鲁国国都的四方城门,到野外去走一走,在亡国的废墟上还可以看见一些残垣断壁,您由此而想到亡国之恨,就能知道什么是恐惧了;我曾经听说有一种说法:国君如同船,民众则如同水,水能载船,也能翻船,您由此而想到民心的向背与国君的成败,就能知道什么是危险了。总之,国君手握重权,身居万民之上,治理国家不仅责任重大,而且会遇到无数困难和凶险,所以要像用一根腐朽的绳索来驾驭狂奔的马匹一样谨慎小心。古代哲人曾对于治国的艰难与凶险做过各种形象比喻,比如《周易》中用‘覆虎尾(踩到虎尾)’来比喻,《诗经》中则用‘如履薄冰(在一层薄冰上行走)’来比喻,这些比喻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为君难,为臣不易’ []。”

孔子平时说教喜欢讲大道理,而且惜言如金,这次他回答“圣君之问”则用了许多形象化的言语,把知哀、知忧、知劳、知惧、知危等问题解释得非常生动、透彻。鲁哀公听了孔子有关“圣君之问”的论述后深受教益,他一拜再拜道:“我虽然迟钝不敏,但是愿意努力遵从您的教导。”

 

     (《荀子·哀公》《新序·杂事四》《孔子家语·五仪解》)



[] 《论语·子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