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逸事》之《孟氏之臣叛》(2020年1月24日)
(2020-01-24 15:27:53)
标签:
历史文化时评 |
分类: 日志 |
孟氏是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孙氏,公族大夫,世袭司空之职。孟氏一族与孔子关系密切,八世宗主孟僖子临终前曾嘱咐两个儿子南宫敬叔和孟懿子师从孔子学礼,九世宗主孟懿子和十世宗主孟武伯都曾向孔子请教有关孝的问题 []。
“孟氏之臣叛”发生在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左传》中有详细记载。叛乱的起因是孟孙氏世子孟孺子(即后来的孟武伯)要在成邑养马,结果遭到邑宰公孙宿等人的强烈反对,因为成邑是孟孙氏的重要据点,宗主孟懿子明令禁止在邑中圉马。孟孺子为人刁蛮强悍,遇到邑众反抗,他恼羞成怒,发兵攻邑,并鞭挞前来请愿的成邑官吏。当年秋八月,孟孙氏宗主孟懿子去世,成邑民众自发地赶到宗庙吊唁,然而孟孺子却不让他们进入宗庙,公孙宿等人担心服丧期满之后会遭到孟孺子的报复,于是第二年年初便举邑叛归齐国。
孟孺子是孟孙氏世子,孟懿子去世后,他顺理成章地成为孟孙氏第十世宗主,是为孟武伯。孟武伯继位后,立即发兵攻打成邑,然而成邑城高墙坚,久攻不下,他只好暂时驻扎在附近的输邑,双方形成相持之势。孟武伯一时无计可施,只好去向孔子请教。
孔子对于眼前的局势似乎早有预料,他不急不忙地说道:“公孙宿等人身为孟孙氏之臣,理应尽忠效力,现在却举邑叛齐,这是天下难容的罪过!不过您也不必过分担心,我相信他们过不了多久就会回归孟孙氏的,请您耐心等待吧。”随后,孔子委派弟子子贡陪同孟孙氏大夫子服景伯一同到成邑去做公孙宿的工作,他们分析利弊,晓明大义,子贡说:“人皆臣人,而有背人之心,况齐人虽为子役,其有不贰乎?子,周公之孙也,多享大利,犹思不义。利不可得,而丧宗国,将焉用之?” []说来说去,不外乎“血缘”二字,公孙宿与孟孙氏都是周公的后人,彼此间无论有多大的仇恨,说到底都是一脉相承的血亲关系,而齐国人与鲁国人毕竟不是同宗同族,今天你可以背叛我,明天他就可以背叛你。
一个月后,公孙宿等人终于幡然悔悟,回归孟孙氏,孟武伯打算把他们拘押起来,他又去向孔子请教,孔子则劝导道:“拘押公孙宿等人是不符合道义的。常言道:只有上对下以礼相待,下对上才会效忠尽力。当初由于您对公孙宿等人不能以礼相待,才导致他们发生背叛行为。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改正错误,重新回归孟孙氏,您应该宽宏大量,给他们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这样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今后您只要修德尊礼,以礼待人,孟孙氏之臣就不可能再发生反叛之事。”
孟武伯后来听从了孔子的建议,一场危机在礼制精神的感召下顺利地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