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逸事》之《为人下者犹土》(2020年1月2日)
(2020-01-02 11:04:04)
标签:
历史文化时评 |
分类: 日志 |
子贡善问,他每次向孔子请教问题都比较明确具体,所以孔子也愿意和他多说几句,子贡则受益多多。
有一天,孔子闲居在家,子贡在一旁陪坐,他问孔子道:“赐为人下而未知所以为人下之道也。”所谓“为人下”,就是为人谦逊,甘居人下。子贡的意思是,我现在已经知道为人谦逊的道理了,但是还不知道为人谦逊的方法。子贡提出这个问题是有原因的,因为他平时为人比较自负,说话不太注意分寸,经常出语伤人(方人),孔子曾为此批评他道:“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意思就是,你与其热衷于讥讽别人,不如认真反省自己。
孔子见子贡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有悔改之意,于是缓缓说道:“你的问题很好!其实为人谦逊并不难,只要向你脚下的土地学习就行了。”
子贡一时没能理解孔子的意思,于是孔子继续说道:“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挖掘得深就会流出泉水,在土壤里种植就会长出各种庄稼;草木在土地上生长,百兽在土地上繁衍;人活着的时候站立在土地上,人死以后就埋葬在泥土中。土地对人间万物的贡献是无比巨大的,但是它却依然默默无言,从不在意;土地的胸怀宽广无垠,能够包容一切,但是它依然甘居人下,承载万物。自古以来,有德君子都把土地作为修身立世的楷模,所以你想学习为人谦逊的方法,就应该认真学习土地的宽广胸怀和谦逊品格。”
听完孔子的教诲,子贡低首应道:“虽然我才疏学浅,但是愿意认真践行老师的教诲。”
何谓诲人不倦?子贡是深有体会的,所以他后来发起造圣运动时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荀子·尧问》《说苑·臣术》《韩诗外传·卷七》《春秋繁露·山川颂》《孔子家语·困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