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逸事》之《观蜡有感》(2019年11月13日)
(2019-11-13 15:07:43)
标签:
历史文化时评 |
分类: 日志 |
“蜡”是蜡祭之名,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祭祀礼仪,据传在伊耆氏(神农氏)时代就已流行,主祭的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诸神,如先啬、司啬、水庸以及猫虎昆虫等。春秋时期,蜡祭是国家大祭,每年腊月(周历十二月),农业已毕,收藏已成,为了庆祝丰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各国都要举行蜡祭,天子和诸侯也要亲自参加,全民狂欢,非常热闹。有关礼仪在《礼记·郊特牲》中有详细记载。
孔子曾以贵宾身份参加过鲁国的年终蜡祭,他从百姓庆祝丰收的狂欢活动中深切体会到复兴西周礼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发表了关于大同和小康的重要言论,他说:“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礼记·礼运》)子贡也参加了蜡祭的狂欢活动,孔子问他是否受到百姓欢乐情绪的感染,他说:“举国上下都像发疯一样地狂欢,我却体会不到什么快乐!”
孔子对子贡的回答很不满意,因为有志从政的人应该从百姓的欢乐中得到启示,如果不能与民同乐,甚至麻木不仁,那只能说明他不是一个合格的从政者,因此孔子决定好好教导他一下,他说:“百姓辛苦劳作了一整年,只有这一天才是他们最开心欢乐的,其中有许多道理你是无法理解的!比如统治者应该如何施政治民呢?如果只让百姓终年辛苦劳作而不让他们享受轻松快乐,那么像文王、武王一样的圣王也无法做到;如果只让百姓天天享受轻松快乐而不让他们辛苦劳作,那么像文王、武王一样的圣王也是不会这么做的。只有让百姓既有辛苦劳作,又偶尔有享受轻松快乐,这才是文王、武王高明的治民之道,即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文武之道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先圣所推行的礼治统治,也是孔子孜孜以求的政治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