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仲尼逸事》之《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2019年11月12日)

(2019-11-12 15:37:55)
标签:

历史

文化

时评

分类: 日志


“祥”是周朝通行的祭祀礼仪,起源很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周朝立朝之前。祥有小祥和大祥之分:小祥是父母去世十三个月(期年)后举行的祭祀,亦称练祭,小祥之后,孝子可以吃蔬菜瓜果,改住垩室(有墙壁和屋顶的房屋),睡觉可以铺席子,衣着也可以换比较轻便的丧服;大祥是父母去世二十五个月(又期年)后举行的祭祀,大祥之后(既祥),孝子可以饮酒吃肉,也可以回到原来居住的房子里睡在床上,丧服可以除去,但是头上还要戴生绢制作的、镶着素边的冠。孔门弟子有若大祥以后,立即穿上有丝绦饰边的鞋子,戴上用丝组作带子的冠,此举显然不妥,故而招致非议。

祥祭的礼仪规范非常繁琐复杂,总体要求是体现“三年之丧”的礼制精神。孔子对于祥祭是持以肯定态度的,他认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所以“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 []

小祥或大祥其实就是祭祀亲人的一个形式,保留这个形式的目的在于激发追思先人的原始情感,发扬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但是失去亲人的悲伤之情必须有所节制,既不能悲痛过度,毁瘠不形,也不能无动于衷,敷衍应付,要当哀则哀,当止则止。孔子在为母亲举行大祥祭祀五天后,仍然无法从亲丧的悲痛之中摆脱出来,所以弹琴竟然不成声调,十天以后他的情绪才逐渐恢复平静,吹笙勉强成曲。鲁国有一个人对于亲丧则根本无动于衷,他早上刚刚举行完祥祭,晚上就在外面唱歌作乐了。子路觉得这个人的行为十分可笑,孔子却宽容地说道:“由!你不要没完没了地责怪别人,要学会体谅别人,他能够坚持服丧三年,时间已经够长久的了!”子路离开后,孔子又自言自语道:“其实他也用不着等那么久,如果能再等一个月(禫祭)去唱歌就好了。”

对于祥祭,孔子看重的不是外在形式,而是内在感受。

 

       (《礼记·檀弓上+间传》《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

 


[] 《论语·阳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