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仲尼逸事》之《会稽巨骨的来历》(2019年8月9日)

(2019-08-09 16:10:14)
标签:

历史

文化

时评

分类: 日志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报檇李之仇(越大败吴于檇李,吴王阖闾死焉),亲率大军讨伐越国,越王勾践在会稽山下部署了楯甲五千抵御入侵,但终因兵力悬殊,会稽失守。

吴军攻占会稽山后四处开挖,大肆破坏,将士们在山中挖到一节巨大的骨头,大到要用整辆车才能装下。这节巨骨是什么来历?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在时人的观念中,有怪异之物出现,往往代表了上天对人类的某种启示(或凶或吉),所以必须搞清楚。当时孔子在诸侯国中名气很大,人们都知道他博古通今,无所不知,于是吴王夫差便派使者到鲁国去向孔子请教。为了打消孔子的顾虑,吴王特意关照使者说:“你千万不要说是我委派你来的。”

吴国使者到达鲁国后,鲁国国君专门设宴款待。宴饮之前,宾主先举行祭祀仪式,使者向鲁君转达吴王夫差的问候,然后再依次向鲁大夫分送礼物,轮到孔子时,孔子为他斟满一尊酒,以表达谢意。祭祀仪式结束后,撤去祭器,开始宴饮,使者走到孔子面前有心无心地问道:“请问什么骨头是最大的?”

孔子说:“我听说,当年大禹巡游到会稽山时,召集各地的部族首领(山川之神)前来聚会,防风氏因为没有按照预定时间到达,被大禹杀死,他的骨头大到装满一整车,据此推断,防风氏的骨头是最大的。”

按照孔子的解释,会稽山发现的巨骨应该是防风氏的遗骸,那么防风氏到底是人还是神?孔子并未对此做出明确回答,于是使者又继续问道:“请问谁是守护山川的神灵?”

孔子说:“山川河流都有神灵专守,他们接受天神统领,兴云致雨,以利天下。社稷江山则由各国公侯守护,他们接受周王统领,负责祭祀山川之神。”神祇世界与人类世界各有专守,互不相统,因此神人之间可以相互感应,却不可相互转变,也就是说,如果防风氏是人(部族首领),他就不可能变成神(山川之灵)。

既然防风氏是守护社稷人,那么就只能就人事问人事了,使者进一步问道:“防风氏的专守地在何处?”

孔子答道:“防风氏是汪芒国的国君,他负责守护封、嵎二山(今浙江湖州德清县西南)。防风氏最初为漆姓[],虞、夏、商三代称作汪芒,周朝初年称作长翟,现在则称作‘大人’。”

使者最后问道:“通常人的身体最长能有多长?”

孔子说:“据我所知,僬侥氏身长三尺,这是身长最短的。而普通人身长不过十尺,一般来说,十尺是人身长的极限[]。”显然,身长十尺的极限与会稽巨骨的推论是矛盾的,估计两人都意识到了,所以对话就没有再继续下去了。

孔子与使者的对话看起来东拉西扯,一会儿人,一会儿神,漫无头绪,但是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其间还是有逻辑联系的。既然孔子认定会稽大骨是防风氏的,那么防风氏到底是人还是神?使者的所有提问都是围绕这个焦点展开的,尤其是最后关于“人长之极几何”的问题,已经把孔子前面做出的种种推论否定了,因为他的推论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当然,孔子对于鬼神问题向来慎重,他一贯秉持“敬鬼神而远之”[]的谨慎态度,所以他也许是故意回避一些过于敏感复杂的问题。

在与吴国使者的这场对话中,孔子虽然充分展示了他博学多识的一面,但是在理性推理方面则不尽如人意,甚至有牵强附会的重大瑕疵,所以《国语》《孔子家语》等书在记载此事时均未做评述,因为孔子博而不精,只有《史记》假借使者之口发出一句赞叹:“善哉圣人!”平心而论,这句话只能代表太史公个人的观点。

 

    (《国语·鲁语下》、《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辨物》)



[] 《史记·孔子世家》中作“为釐姓”;《孔子家语·辨物》中作“为添姓”。

[] 春秋时期一尺约合20公分。

[] 《论语·雍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