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事件评述》之《齐人归女乐》(2015年9月16日)
(2015-09-16 16:11:13)
标签:
历史孔子鲁国季桓子女乐 |
分类: 《论语》事件评述 |
《论语·微子》:“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齐人归女乐”是齐国人实施的离间计,离间的对象是季桓子和孔子,此事在《左传》、《国语》等书中均无记载。
鲁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鲁国平定阳货之乱后,鲁定公和季桓子都意识到必须抑制分裂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于是决定起用主张以礼治国的孔子出任中都宰。一年之中,孔子由中都宰升任司空,旋即又擢升为大司寇,位列国卿,位高权重。这段时间,鲁国君臣之间在政治上相互信任、高度契合,孔子大力整饬礼制秩序、规范贵族大夫行为,成效颇为显著。孔子任大司寇期间主要做了两件大事:一是辅佐鲁定公参加“夹谷之会”,在会盟上与齐景公针锋相对,挫败了齐人企图用莱人俘虏武力劫持鲁定公的阴谋,迫使齐国归还侵占的郓、讙、龟阴之田;[1] 二是在国内实施“堕三都”计划,有效地抑制了家臣拥兵自重、分裂割据的势头。[2] 这两件事情在当时影响很大,孔子一时名声鹊起、威震诸侯。
齐、鲁两国为近邻,鲁国重用孔子,必然会对齐国构成威胁,于是齐景公召集群大夫商议对策。有人提议主动出让土地给鲁国,以求得和解。有一个叫黎鉏的大夫说:“我们的目的是设法阻止鲁国重用孔子,因此不妨先试一试离间之计。”齐景公依照黎鉏的计谋,精选了八十个貌美如花、长袖善舞的美女和一百二十匹体格健壮、毛泽光亮的骏马派人送给鲁定公。送礼的一行人到达曲阜城外后,特意让女乐排成阵列,翩翩起舞。季桓子听说后换上便服,登城观望,他见这些女乐妙曼多姿、妖艳无比,不由得心旌摇荡,他赶紧回到宫中请鲁定公和他一同前去观赏。鲁定公见到这些女乐和骏马后也把持不住心中的欲望,于是就把女乐和骏马统统收归宫中。此后连续三日,鲁定公和季桓子从早到晚在宫中观赏女乐歌舞表演,无心问政,即便孔子求见,他们也是爱理不理的。子路见孔子情绪低沉,建议他干脆离开鲁国、一走了之,然而孔子仍抱有幻想,他说:“今天是鲁国举行郊祭的日子,按照惯例,郊祭结束后,鲁公会给关系亲近的大夫派送祭肉。如果今晚我收到祭肉,说明鲁公仍然信任我,我就可以继续留下来。”可是孔子一直等到第二天早晨,仍然没有等到鲁公送来的祭肉,于是他便失落地离开鲁国。孔子离开鲁国时心情沉重、依依不舍,《孟子》中是这样描述的:“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3] 《史记》中说孔子当时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愤懑心情,因此只好对前来送行的师己歌咏道:“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4] 大概意思就是,女人是祸水,我与其死于妇人之口,不如去周游四方,优哉游哉。
孟子说孔子之于季恒子是“见行可之仕”。[5] 所谓“见行可之仕”,就是说他们两人志同道合、情趣相投,原本是可以精诚合作、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来的。遗憾的是季桓子后来中了齐国人的离间计,整日沉溺于狗马声色之中,迫使孔子离开鲁国,鲁国的复兴事业也戛然而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