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事件评述》之《原壌夷俟,孔子以杖叩其胫》(2015年8月22日)

(2015-08-22 15:43:05)
标签:

历史

孔子

老而不死

道家

方外

分类: 《论语》事件评述

 

《论语·宪问》:“原壌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1] 按照这样的说法,人不如我者,我不友人,我不如人者,人不友我,那么天下就没有朋友了,所以这话不能当真。其实孔子在生活中交游甚广、朋友很多,其中也包括一些不靠谱的人,原壌就是其中之一。

原壌是孔子少时故旧,他打小就不正经,既不学习礼仪,也不敬重尊长,长大后又好吃懒做、一事无成,到了老年仍然行为乖张、不拘礼教。据《孔子家语·屈节》载,原壌母亲去世了,孔子打算以老友的身份为他母亲准备一副棺椁。子路听说这事后,对孔子说:“我曾听您说过:‘不要与那些德行和学识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自己犯错也不要怕改正。’您现在这样做是既犯错又怕改正,所以还是不要和这种人打交道吧。”孔子却辩解道:“寻常百姓家有丧事,即便我们不认识,也要尽力帮助,何况原壤和我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老友呢?”等到棺椁置办好了,孔子亲自给他送过去,然而原壤却懒懒散散地蹲在门口,见到孔子,既不起身相迎,也不正襟危坐。“夷”,踞也,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蹲姿;“俟”,待也,待客而至。孔子见他这副德行,只好耐住性子什么都不说了,等他要离开时,原壌突然来了精神,他敲着棺木说:“我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用歌声来表达我的情思了。”然后他拉着孔子的手唱了起来:“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意思就是,棺木的花纹啊,像狸首一样斑斓美丽;我握住你的手啊,你的手是那么柔软。原壌如此闹腾,确实有失体统,所以孔子出门时用手杖狠狠敲了敲他的胫骨,低声骂道:“少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把他从小到老的劣迹数落了一遍。这里的“贼”是祸害的意思,孔子曾说:“乡愿,德之贼也。”[2] 意思就是,不遣是非的好好先生是祸害道德的人。同样,像原壌这种老不正经的家伙也是祸害道德的人!

“原壌夷俟”之事实在没有多少研究价值,孔子遇见一位不靠谱的老友,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仅此而已。不过到了六朝时期,道家之说盛行,因此有人认为原壌本是道家者流,[3] 他对现实政治极度厌恶,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故意游戏人生、放浪形骸。他对孔子鼓吹的假仁假义也非常反感,所以故意“夷俟”,以示方内方外之有别。这种解读带有明显的道家色彩,不足为取。



[1] 《论语·学而》。

[2] 《论语·阳货》。

[3] 皇侃《论语义疏》:“原壌者,方外之圣人也,不拘礼教,与孔子为朋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