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曲水斋主卞朝宁
曲水斋主卞朝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754
  • 关注人气:6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事件评述》之《伯牛有疾》(2015年5月18日)

(2015-05-18 16:30:45)
标签:

历史

孔子

季康子

恶疾

义理

分类: 《论语》事件评述

《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伯牛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姓冉,名耕,子伯牛,孔子把他和颜渊等人一起列为“德行”特优,然而他在《论语》中仅此一章有载,《史记》、《孔子家语》等书中也没有太多信息,因此其德行和事迹无从考。

伯牛身患恶疾,奄奄一息,孔子前往探问,他见老师前来探望,为了对老师表示尊敬,勉强起身从北墙移至南窗。孔子知道他病疾不愿见人,就隔着窗子握住他的手测试病情。当时儒者由于职业需要,天文地理、古今逸事、占卜预测、疗伤治病无不通晓。孔子也不例外,有一次鲁国执政季康子送药给孔子,他“拜而受之”,然后对季康子说:“我对药性还不太了解,所以暂时不敢服用[1]。”可见孔子是略通医术的。孔子是通过何种方式来测试病情的呢?以前有人说是通过切脉,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因为春秋时期医术尚不发达,典籍中也未见相关记载。孔子当时可能是通过测量体温的方法,他发现伯牛的体温很高,病情很重,因此连连叹息道:“没办法了,天命难违!这样的人竟然得了这样的病!”

伯牛到底得了什么病?前人做了大量考据,结论是一种风热病,这种病在冬季发作叫“厉”,属于恶疾,死亡率很高。《淮南子》:“子夏失明,伯牛为厉,此皆迫性拂情,而不得和也[2]。”可见这种病的病因是病人心思过重,强迫自己劳心劳力,“情心郁殪,形性屈竭”,致使身体失衡,积郁成疾。

坦率地说,中国传统医学大抵是从玄而又玄的义理开始的,临床医学发展稍迟,且为义理附庸。春秋时期,临床诊断疾病的手段主要是“望闻问”,但未见“切”,治疗则是义理推理之类的心理治疗,比如郑国子产为晋平公治病,他通过了解相关信息后(“问”),给出的治疗方案只是遵“四时”之序,有节制地安排生活。后来秦国的医和为晋侯治病,大体也是这个路数[3]。当时医学发展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所以伯牛有疾,孔子也无可奈何,只能徒叹“命矣夫”。



[1] 《论语·乡党》。

[2] 《淮南子·精神训》。

[3] 《左传·昭公元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