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人物评传》之公明贾(2014年8月15日)
(2014-08-15 15:48:43)
标签:
历史文化公叔死者方巾 |
分类: 《论语》人物评传 |
《论语·宪问》:“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公明贾,复姓公明,名贾,春秋时期卫国人。他与孔子、公叔文子是同时期人。公叔文子为人儒雅谦和,乐善好施,在卫国的名望很高,孔子以“不言,不笑,不取”向他求证,他以“时言,乐笑,义取”作答,表现出他对公叔文子的景仰和尊重,也表现出他高雅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精神内涵。
洪颐煊《读书从录》:“明,古读如羊,即《礼记·杂记》之公羊贾。”《礼记·杂记》:“鑿巾以饭,公羊(明)贾为之也。”要把这几个字解释清楚确实挺费事:古代死者家人当天要在死者脸上蒙一块方巾,然而家人揭开方巾,将米和贝填入死者口中,这是饭唅之礼。公明贾因为害怕见到死者的面容,就预先在方巾当口处剪一个洞,从洞中将饭和贝填入死者口中,这就是“鑿巾以饭”,这里的“饭”是动词。据说“鑿巾以饭”这种错误的做法是公明贾最先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