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访美杂记》之“在美国洗衣服”(2012年8月23日)

(2012-08-23 17:20:45)
标签:

美国

洗衣机

洗衣房

滚筒

烘干机

分类: 访美杂记

 

在所有的家务活儿中,我坚决不做的是洗衣服,个中缘由我也不明白。我猜想,大概是因为我小时候洗衣服不干净被父母严厉训斥过,从此在心理上留下了阴影,总觉得衣服怎么洗也洗不干净,所以以后就干脆不洗了。

上大学时,班上一个男生提出个人内务达标的三条标准:“天天洗脸,月月洗衣,年年洗被子。”关于“洗衣”一条,我肯定是达标的,尤其是冬天的内衣,我经常是正面穿脏了反过来再穿,反面穿脏了正过来再穿,一直穿到衣服发硬。每次洗衣服我都要计算好日子,一般离放寒假还有一个多月我就不洗衣服了,等到放寒假,用床单把所有的脏衣服一兜,通通带回家。所以,别的同学放假回家都有点儿“衣锦还乡”的意思,我却每次搞得像逃难似的。

成家以后,洗衣服之类的事情就通通交由夫人打理,人各有所长嘛。早年夫人曾试图“改造”我,逼我洗自己的衣服,我就把所有的衣服和肥皂裹在一起胡乱地搓揉一通,然后把自来水龙头开到最大,直接用水漂洗十分钟,拎出,拧干,完事。夫人见我不仅衣服洗得不干净,而且还浪费自来水,于是就彻底打消了“改造”我的念头。后来,家里有洗衣机了,我仍然是“君子远庖厨”——不摸不碰,至今洗衣机的各种功能键我都弄不清楚,好像洗衣机不是我家的。有几次夫人出长差,她特意在洗衣机上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洗衣机的操作步骤。等她出差回来,发现纸条还在原处未动,洗衣机里却塞满了各种脏衣服。既然我讨厌洗衣服,那就肯定能在穿衣方面将就,我宁愿把N年前的老款衣服找出来穿,也不愿意做浣纱洗衣之类的事情。

如果到外地出差,我一般是出差几天就带几套衣服,有时时间延长了,我就临时买件衣服对付,所以我家现在囤积了一批低档次的衣服,全是出差在外临时买的,等我退休以后全部捐了得了。

许多人在生活中会形成各种各样连自己也无法解释的怪癖,比如对某种食物的排斥或对某种物体的反应,其实这大多是心理因素在作祟,如果真正把人逼到一定的份儿上,所有障碍都将不成为其障碍了,我在美国洗衣服的经历即为一例。

美国绝大多数公寓房在地下一层都配有自助洗衣房,洗衣房里至少有两台以上的投币洗衣机和烘干机,供所有住户使用。此外,许多街区都有洗衣店,可以提供干洗或其他需求的服务。在美国人的概念中,洗衣是包括烘干的,所以在美国几乎看不到挂在外面晾晒的花花绿绿的衣服,而且美国的公寓房也很少有国内那种开放式的阳台(除非是大露台)。

我们一家三口从美西旅游回到波士顿后,累积了一大堆脏衣服,晚上我陪女儿到洗衣房去洗衣服,我负责搬运,女儿负责操作。洗衣房的洗衣机和烘干机都是投币式的,而且只能使用25美分一枚的硬币(quarter dollar),连洗带烘共计需要4美金16枚quarter,当时我们没有那么多quarter,所以只洗了一半的衣服。第二天我们上街购物,到处留意多换一些quarter回来,但是大概是因为quarter的使用率比较高,到哪儿都不容易换,此后我们一家就患上了quarter强迫症,只要消费就想着换quarter。

我们从美东旅游回来后,又累积了一大堆脏衣服,此时女儿已经搬进了她新租的studio了,原本她打算到洗衣房帮我们洗衣服的,恰好“宜家”送家具来,三个大汉挤在狭小的房间里安装家具,我再杵在那儿,实在磨不开身,女儿就让我搬上洗衣筐到洗衣房去洗衣服,她指着洗衣机和烘干机上面的英文操作说明对我说:“凭你的英文老底子,这上面的操作说明你应该能看得懂的。”说完丢下我就走了。此时我的关注力已经不是洗不洗衣服了,而是能不能看懂英文说明了。我慢慢地对照操作程序,先把衣服塞进洗衣机,按照图标找到洗衣液注入口,注入四分之一瓶盖的洗衣液,插入IC洗衣充值卡(这里洗衣机的投币口已被物管换成了刷卡口,使用由物管统一配发的IC洗衣充值卡,非本楼住户是领不到IC洗衣充值卡的),显示屏显示已刷卡1、75美金(比原来便宜0、25美金),然后再按“start”键,洗衣机便开始工作了,同时显示屏显示工作时间为40分钟,倒计时开始。我从来没有认真观察过洗衣机的工作状态,仔细观察,我发现这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洗衣机工作是先是滚筒顺时针缓慢地转动几圈,同时注水将洗衣液均匀地洒在衣服上,再逆时针转动几圈,换一面将洗衣液再洒在衣服上,然后滚筒转速逐渐加快,注水量也逐渐增大,衣服很快就被大量的泡沫包裹起来,并随着滚桶上下翻转,这大概相当于手工搓洗的过程。搓洗程序结束前,洗衣机会停顿几分钟,估计滚筒转动是物理过程,静止是化学过程,动与静,都是有科学道理的。接着,洗衣机的滚桶又加快了转速,注水量不断加大,这应该进入漂洗程序了,如此转转停停,反复几次,洗衣机里已经没有泡沫了。最后是甩干程序,滚筒按照顺时针方向不断地加快转动,我明显能分辨出有低速、中速、高速三种速度,滚筒在高速转动时洗衣机能发出刺耳的嘶鸣声,让人觉得恐怖。滚筒高速转动约五分钟后慢慢停了下来,但结束的指示灯却一直没亮,正待我仔细研究时,突然滚筒又逆时针缓慢地转动了一分钟,原本洗衣机里紧紧缠在一起的衣服也慢慢松散开来,此时“finish”的指示灯才亮了起来。烘干机的操作程序如法炮制,一点儿不难,看着衣服在烘干机的滚筒里被高高抛起,再慢慢坠落,有趣,好玩!一个多小时,一大筐衣服就洗好烘干了,拿回去放在床上晾一晾,然后叠好收起,心中感到无比自豪!

因为在美国,我们才会对那些平日里熟视无睹的事情感到新鲜,并愿意去尝试,尝试成功后还会感到兴奋。而且,在我身上一直有一根搭错了的神经——我觉得以后我有可能会去美国生活,所以学会洗衣服是很重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