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美杂记》之“倒时差”(2012年8月22日)
(2012-08-22 13:58:57)
标签:
美国时差安眠药舒乐安定生物钟 |
分类: 访美杂记 |
现如今,如果你打电话问朋友在干嘛,他说在外面应酬,说明他混得一般;如果他说在北京、上海出差,说明也很一般;如果他说在倒时差,那可是牛人了!
最近我就在倒时差,“倒”得我是昏天黑地,苦不堪言,想“牛”也“牛”不起来。
时差是因地球经度变化而造成的。我现在居住在中国的东部地区,位置大约为东经120°,美国波士顿位于美国的东部地区,位置大约为西经70°,两地经度恰好相差180°,时差也正好12个小时,所以两地是昼夜相反,阴阳颠倒。如果我们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并坚持恪守卯时起床亥时入睡的养生之道,人体内的生物钟就可以精确地调节我们每天的作息时间,生活就会过得非常安逸,但如果一旦把我们挪到万里之外的地球另一端,白天黑夜完全颠倒,过着“昼伏夜出”的生活,那么人体内的生物钟就会发生紊乱,这对于我这个长期患有神经衰弱症的人来说是极其要命的!
好在我去美国之前已有所准备,先到医院开了两盒舒乐安定。我是北京时间上午九点多钟从上海出发的,到达美国旧金山的时间是美国西部时间上午十点多钟(美国国内共分东部、中部、西部三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个小时。旧金山属于美国的西部时区,与北京的时差为9个小时)。飞机一落地,我便开始进行自我心理暗示:“现在是上午十点多钟,你看,户外是蓝天白云,阳光明媚。”我就这样哈气连天地挺过12小时,到晚上十点多钟服了一粒安眠药,顺利地度过了第一个“夜晚”。此后我每晚服用一粒安眠药,持续了八、九天,完全依赖药物把时差调整过来了。这次是我有生以来持续服用安眠药时间最长的一次,对人脑的伤害也是不可避免的,最明显的反应是人的精力分散,记忆衰退,有时我会同一个问题重复问几遍,最后还没能记住。此外,人的行动偏迟缓,动作不协调,最搞笑的是那天在女儿家,我泡了一杯茶,不知怎地,居然把茶水泼洒了一地,好生狼狈!好在那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外面旅游,沿途美景和新鲜事物不断刺激着我的神经,让我能一直保持着亢奋的情绪,否则真的与老年痴呆症患者无异了。
如果我一直在美国生活下去,现在一定是神清气爽,思维敏捷,问题是我还必须回来,因此还要再经历一次倒时差,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来回折腾”吧。
开始我以为,倒时差肯定是从居住地往暂住地“倒”比较难,而从暂住地往居住地“倒”比较容易,因此就没太在意。我是北京时间晚上七点多钟回到国内的,折腾到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大概是因为旅途劳顿,当晚居然睡了一个完整觉,似乎并没有觉得有时差问题。第二天一早,我赶到单位开会,虽然脑袋木木的,但外表看上去还挺精神,于是中午坚持不睡午觉,找人打牌。我想只要我扛过这个白天,熬到晚上再睡一个好觉,时差就可以顺利倒过来了。晚上我回家后自斟自饮,喝了二两白酒,看了一会儿电视就打起瞌睡来,于是上床倒头便睡,居然又睡了一个完整觉。第三天是双休日,上午我在家无所事事,上网下了两盘棋,中午补了一个午觉,一觉睡到下午三点多钟,而且睡得很沉,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可能是因为我中午睡过头了,晚上上床后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透过窗帘的缝隙向外望去,只见天色一点点地亮了起来,我却精神亢奋,全无睡意。第四天一大早起来,我整个人不在状态,头脑昏昏沉沉的,但我觉得我还必须继续扛,坚持白天不睡,否则到晚上又睡不着,所有努力都将前功尽弃。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我坐在电视机前又开始打瞌睡了,可躺上床后仍然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中国的夜晚睡不着,美国的夜晚不敢睡,我就这样连续折腾了三十多个小时,懵懵懂懂,浑浑噩噩!到了半夜一点多,我实在扛不下去了,只好爬起来吃了一粒安眠药,才算睡了几个小时的安稳觉。第五天晚上,我继续服用安眠药,借用药物强制调整,一夜睡眠尚可,白天人也精神了许多。第六天晚上有一个应酬活动,喝了不少酒,回家倒头便睡,也算是平安无事。今天是回国的第七天,整整一周的时间,我想时差应该调整过来了,否则我真的没法在中国待下去了!
倒时差,其实就是主动调整人体内的生物钟与人所处区域的时间保持一致,这是一种纯粹的生理现象。克服生理习惯尚且如此艰难,更何况改变一个人的思维习惯呢?所以,如果你与你的领导或太太(先生)的思维方式不一致,千万别试图去改变他,这不仅是愚蠢的,也是徒劳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坚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