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扫(2010年4月5日)
(2010-04-05 18:54:03)
标签:
宗教祖先先人鬼神孔子 |
分类: 日志 |
清明节,是踏青扫墓,祭神拜祖的日子。孔子说:“祭神如神在。”就是要求人们在祭祀祖先时态度要虔诚,即使眼前什么也没有,但心里仍要默念祖先在冥冥之中注视着自己,因此要认认真真地行礼,恭恭敬敬地鞠躬,不能敷衍了事,搞花架子。
孔子的“祭如在”说,表明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于“神”,虽然他心存敬畏,但毕竟未曾见过,所以谨慎地用了一个“如”字;同时也反映了人对自然认知能力的低下和对自然神奇力量的敬畏。二千多年过去了,人类对于魂灵、鬼神等问题的认知仍很幼稚,世界上到底有无超物质的精神(鬼神)存在,科学界目前尚无结论,因此大多数人对于鬼神问题都是“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我的观点是,“神鬼说”虽源自于原始社会的蒙昧,但延绵数千年,已形成强烈的心理暗示,或多或少地左右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因此在无科学实证之前,我们姑妄听之,即所谓“多闻阙疑,慎行其余”。具体地说,如果谈及此类话题时,一定要在前面冠以“据说”,免得被愣头青耻笑。
既然孔子都已默认神鬼的存在,祭神拜祖就是必须的了,而每年的清明扫墓,则成为全民族的统一行动。人们祭拜祖先,一方面是感怀先人的恩德,尤其感念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求得心理慰藉;另一方面也是祈求先人的佑护,让后人荣祥富贵,家族兴旺发达。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理应发扬光大。但近些年来,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欲望越来越大,故而对祖先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了,于是他们把传统的祭祖活动演变成了具有强烈功利色彩的商业活动。为了能使自己的祈求灵验,他们在选择墓地时不惜重金,大肆铺张,从方位、朝向、环境到规制等方面都非常讲究。祭拜时他们更是兴师动众,放鞭炮,烧纸钱,进贡品,磕长头……把墓地搞得乌烟瘴气,整个活动完全变了味儿,活像一场闹剧,也不知先人们作何感想!
信仰佛教,原本是人性回归,心灵净化的精神活动,却被有些人演变成了求官谋财的功利活动。
祭拜祖先,原本是追思先人,祈求平安的情感活动,也被有些人演变成了满足贪欲的商业活动。
下一个被污染的将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