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央视新闻栏目中看到,广州市政府将收回未开发地块,并将对开发商课以罚款。笔者对此高度关注,并认为此举将对中国楼市产生巨大影响。然而经与广州业界朋友探询,了解事情大致缘由后,却不以为然。
事发于8月初,广州数家媒体纷纷转载某代理机构的一份调查数据,指出广州有27宗地块长期闲置,未进行建设开发。此言一出,一时坊间哗然,广州市政府一夜之间感受到了舆论与民间话语的巨大压力。
8月11日,广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媒体所说的27宗土地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指出有数宗地块已经进行开发,其余20宗分5类情况,并着重指出将对其中5块土地进行收回,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科学城”地块。
“科学城”地块位于广汕公路与大观路交汇处东南侧,地块面积为七百余亩,是此次27块闲置地块中的“地王”,其总价之高,在当时成为南粤地产的热点,也是2007年风靡全国的“圈地运动”中的明星,当时引得万科、招商、城建、保利、粤海、合生等众多知名地产企业竞折腰,然而最终结果让人大跌眼镜,一匹黑马杀出,最后得主竟是某投资公司竞得,总地款为四十四点七亿元,一时可谓倾城大作。然而两年过去了,这块曾经引各路英雄涿鹿的地王如今却仍在静静的等待中。
此次,政府还宣布收回另外四块用地,均为“大圈地运动”中的产物,其中不乏著名地产企业的竞标物。
据广州相关部门表示,将依法对这些土地进行收回,其中“科学城”地块已明确收回并没收当时的8千万竞投保证金。
乍看,广州政府办了件大快人心的事,但是且慢,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之中的处理情况。据笔者去各大网站搜索,结果耐人寻味,此次广州市政府所收回的5宗地块无一例外为高价用地,而且均是欠缴土地出让金。
笔者个人观点,此次土地收回无任何实质意义,第一,这些地块未交纳土地出让金,严格意义上本就应不归属于上述开发商;第二,土地价格高,开发商是否愿意继续开发,尚不可知;第三,竞投保证金本就是为了履行拍卖活动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未按约履行合同,就应该没收。
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么一件本应早就执行的土地收回却在舆论巨大压力面前才以高姿态宣布。真不知道,假如没有媒体的跟进,真不知这些地块在地价上涨后,是否会被收回。
目前广州相关部门表示,之所以没有按时对这5块高价地王进行违约处理,主要是考虑08年的金融危机和楼市骤然低靡的特殊背景,担心如果进行催收、处罚或者收地,极有可能导致这些企业资金链断裂,并导致连锁的债务危机。
笔者个人观点,这种理由难以成立,如同房地产市场不好,就可以允许开发商违约;那么在房地产市场形势发展良好,地价一路上扬的时候,政府又能否单方面要求开发商增加土地出让金,以与市场同步呢?这种做法,不但损失了国家资产,而且对于其他开发商也不公平,更是助长了囤地风潮。
而这种囤地运动则正是在某种角度成为地价上升进而导致房价上扬的主要原因。
因此,笔者认为,此次的土地收回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场秀。如果要切实使得房价回归到理性范踌,必须遏制与市场规范行为相左的“潜规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