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日本专家称我们城市遍布按摩店却鲜见书店,明白背景后彻底沉默

(2018-01-24 19:11:43)
标签:

杂谈

说读书

文|白一甦

明导读

只要养成了阅读习惯,则二者均为工具。一个家庭,要想子孙有出息,那就请帮助他从小养成“喜爱阅读”的习惯,让他在自觉阅读中成长,并且据此终身受用;如要想害他,那就让他永远听大人的话,远离阅读和思考,并且在生活上尽量去满足他,最好让他不动脑少动手。更好的方法,就干脆帮他做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给予他“最大的满足与幸福”。


据一份已被媒体广泛转载的统计显示,全世界最爱读书的国家是以色列和匈牙利。前者平均每人每年要读64本书;而后者无论其国土面积还是人口数量,都不及中国的百分之一。但是在匈牙利,全国却有近2万家图书馆,平均每500个国民就能享有一个。并且常年养成读书习惯的人数,至少不会低于500万,已占了该国人口的四分之一还多。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uO9MxlD36gs7lD9uTsl1ubIdQxCR6XQcBbyquXlPAiawX2E8gLA0O5alh42bLZsFMYYNf0uP7GntpC9YDibnGEw/640?wx_fmt=jpeg


而在中国,差不多46万人才能拥有一个图书馆。所以,日本管理专家大前研一在其著作《低智商社会》一书中说:“在中国旅行时我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十五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是一个典型的低智商国家……。”

日本人大前研一的判断,我们是不是还有点怀疑其真实度呢?但另一个来源不同的数据,却间接地印证了他的看法,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有媒体报道:在当今世界上,韩国人年平均每人读书7本、日本人40本、俄罗斯50本、以色列64本……而中国人仅有0.7本,是上述阅读量最少的韩国人的十分之一。

不得不说,从数字比例上看,占世界人口比例最大的中国人阅读量最小,似乎已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在当下的中国,热爱读书的中国人毕竟是少数。哪怕他们每人每年都能读上一百本,但用13亿一除,恐怕就连一本也摊不上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uO9MxlD36gs7lD9uTsl1ubIdQxCR6XQia1slF2kS9B9Qot6C0ydlQ4Sl4icvsykk8D8s0mPtB1nAfxubEybseAA/640?wx_fmt=jpeg


那么,中国这个几千年“诗书传家”的“礼仪之邦”,到了今天多数人都不喜阅读的原因何在?有人分析后找出了四条原因:一、国民文化素质偏低;二、从小就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三、应试教育,让孩子们没时间和精力去读课外书籍;四、好书,越来越少。

除开这四点,我个人认为还应当加上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今天的全民“人心浮躁”。因为浮躁是阅读的大敌。阅读,必须得静下心来,才能亦读亦思学有所得。那种眼观书本而心想它事、目定而神移的“阅读”,只能徒具形式而无内容,不论一目十行还是十目一行,均如白驹过隙不留痕迹,严格说来只是在“看”书而非阅读。所以,人们在阅读之前,首先须过一关,曰:静心。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uO9MxlD36gs7lD9uTsl1ubIdQxCR6XQC10tAyHywMjStN1oaedgiczpD8LprlicrQab6sGw7t0NKjNGGJEcwWqA/640?wx_fmt=jpeg


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所以世界上的许多民族,为了国家繁荣民族昌盛,都十分重视培养后人的阅读习惯。说到底,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他读的书籍越多、涉猎越广泛,他的眼界就越宽广、思想就越深邃、见地就越精到。而作为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子女养成阅读的习惯,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自身愚钝虑不及此,二是不希望“青出于蓝”,不想让子女知道得比自己更多。

但遗憾的是,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和精神境界,就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阅读水平的高低。要言之,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乃至于一个族群,它的整体素质和境界是往上提升抑或是向下沉沦,最终决定于它的整体阅读能够涉猎多广植根多深。就一个国家而言,哪些人在看书,看哪些书,看过之后运用如何,已经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所以,读书绝不是任何一个人的事,推而广之,它同时也会影响到整个国家、民族与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uO9MxlD36gs7lD9uTsl1ubIdQxCR6XQrXme3xIKgWfmTiafJD4owxbP2uhzPHbRnaFoz37ThXgKvx5pp5e9eiaA/640?wx_fmt=jpeg


当然,在科学带领社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今天,阅读早已不仅仅限于纸媒的报纸和书本。上网玩微信、QQ或APP软件等方式,也能获取海量信息,这同样也是一种“阅读”。但个人认为,尽管网络讯息宽泛得无处不及无所不能,但在思想的专一度和深刻性方面,我仍愿首选纸媒。因为一本大部头的书,或许能够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走向,而互联网络海量信息的碎片化,却限制了它很难做到这一点。

总之,网络也好纸媒也罢,区别不过在于形式,而“阅读”才是精髓。只要养成了阅读习惯,则二者均为工具。一个家庭,要想子孙有出息,那就请帮助他从小养成“喜爱阅读”的习惯,让他在自觉阅读中成长,并且据此终身受用;如要想害他,那就让他永远听大人的话,远离阅读和思考,并且在生活上尽量去满足他,最好让他不动脑少动手。更好的方法,就干脆帮他做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给予他“最大的满足与幸福”。

上述两种教育方法孰好孰坏,相信家长们自有定论。同理,各个地方的父母官们亦是有的选择:是主动引导自己的子民们养成蔚然成风的阅读习惯,还是任由他们忙于生计无暇读书,或者眼看部份人群沦落到失去底线甚至失去人性,为了牟利而不择手段,最终造成恶果再去惩罚他们。当然,这后一种结果已经严重到不言而喻,因为,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可怕的民族。

所以当务之急,便是引导他们喜爱阅读,通过读书提升明智,达到改造社会之目的(更多评论观察请微信上搜“明话全媒”关注公号,zhoumh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