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冰花男孩”戳痛我们神经,谁该向孩子说声对不起|明教论坛

(2018-01-10 19:58:31)
标签:

杂谈

“冰花男孩”之痛

文|马涤明

明导读

“冰花男孩”的故事,网友们看到的是寒冷,当地多部门看到的是温暖,该怎么解读这两种不同的视角呢?“冰花男孩”是留守儿童,妈妈“跑掉了”,爸爸在外务工,四五个月才能回家看一眼孩子,平日里只有年迈的奶奶带着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身上浓缩着全国千百万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影。


“冰花男孩”受到全国网友的关注,云南省多部门发出倡议帮助更多孩子融化头上冰雪,这是“数九天”里最温暖的故事。(1月10日云南网)


“冰花男孩”的故事,网友们看到的是寒冷,当地多部门看到的是温暖,该怎么解读这两种不同的视角呢?“冰花男孩”是留守儿童,妈妈“跑掉了”,爸爸在外务工,四五个月才能回家看一眼孩子,平日里只有年迈的奶奶带着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身上浓缩着全国千百万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影。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uO9MxlD36hD6OfuDwuvyA3jqCt52FMaVSoLJ1OxFUkIGE7yDq0mqdkOGhWJ3YMeic8ibCiaeliaEjlTqghiaEwxk9Q/0?wx_fmt=jpeg

冰霜天气里走了十里路,到教室后孩子满头都是冰霜,网友们也都感到了寒冷,因而心疼。更有不少网友“条件反射”般的假设:若是我的孩子这般模样,岂不会哭死我?但虽不是自己的孩子,毕竟是孩子,善良的人是看不得任何的孩子受苦的,所以,大家的心都被“冰花男孩”的苦样给戳痛了。


了解到孩子家里的情况,了解到当地还有更多的留守儿童跟“冰花男孩”一样,小小年纪要承受与父母分离之痛,小小肩膀要担起本应是大人们负担的东西,且每天要起得很早、走很远的路去上学,冬天里衣着单薄,而教室里并不取暖,晚上在家只能是屋子里烧柴烤火……看到这些,谁的心里能不冷,不痛?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uO9MxlD36hD6OfuDwuvyA3jqCt52FMaSUcdUtpKX2cW5RRao1hWVqVCAkFbolH1kqeTMHxEp2LeeWFLxaB9tw/0?wx_fmt=jpeg

当地多部门看到的是“温暖”,是说“冰花男孩”受到全国网友的关注,这种关注是一种温暖。按说,多部门所说的“温暖”也是实情。但显然,更需要关注的,是孩子们的寒冷。孩子们为什么会生活在如此的寒冷中?地方政府还能为留守儿童们多做些什么?回答这些问号,要比关注“最温暖的故事”重要得多。


这种事上,寒冷的孩子是主角,寒冷本身不是好事,是不好的事;总能在不好的事中发现向好事转化的角度,即便是正能量,对于解决问题来说却未必是实用的。


就在半个月前,云南巧家县发生了一起因烧柴取暖引发的中毒死亡事件,四个小孩子(年龄最大的11岁、最小的4岁)全都不幸身亡。事后当地政府组织慰问和捐款。但除了事后关怀,平日里官方还能不能多做些什么呢,比如在农村取暖的问题上帮助打造一些安全的设施?

从报道中得知,“冰花男孩”的家也是市内烧柴烤火,估计当地农村是贫困家庭都是这种取暖模式。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uO9MxlD36hD6OfuDwuvyA3jqCt52FMakXznUXxqfQnE37YHA6FcSVnKlrGDgwDXer5B6eQSHHHjibTuOouW4Jw/0?wx_fmt=jpeg


我们祈祷,“冰花男孩”和其他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家里,别再发生巧家县那样的悲剧。但避免烧柴取暖潜在的危险也好,给留守儿童及所有贫困家庭一些必要的关怀也好,当地相关部门最有条件多做些事。


很多网友都想给“冰花男孩”捐款,网友们的爱心可以理解,尽管说,给一个孩子捐款无助于解决更多类似问题,但“见而生恻隐”却是人之常情。当地多部门发出倡议,帮助更多孩子融化头上冰雪;希望这个倡议能变成长期的务实行动,直到所有的孩子头上都不再有冰雪。


(更多美文请微信上搜“明话全媒”关注我的公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