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明导读:虽然这样的争论有利于社会文明之进步,但不能“鸡同鸭讲”,片面拉大分歧,更不能演变为一种情绪表达,甚至公开网络谩骂、人格诋毁。在明话看来,我同情这只老虎,因为它本可以避免这次死亡。我也同情张某的两个未成年孩子,因为他们本可以幸福而快乐地过这个大年,不会因失去父亲而恸哭神伤。但是,我不同情张某,也不想过多地斥责与批评,因为他已经得到了自己“破规”所无法承受的惩罚。对于这起老虎咬人事故,我只想说,它更应该是一种警醒,有力地震慑后来者,千万别试图破坏社会既定而成的规则,当有这样的念头时,多想一想“张某的厄运”,珍爱生命,远离犯规。
文| 周明华
【01】
今年不知道为什么,作为“老司鸡”的相声演员姜昆,神不知鬼不觉地突然就亮相春晚了,而且又说出《新虎口遐想》的段子。奇了怪了,他居然一语成谶,而且还引发如此大的争议。可以说,这个春节放了几天假,而围绕老虎吃人事件也争论了几天,而且至今没有消停迹象。不难发现,舆论表现出了一种决裂态度,到底是要尊重规则还是要尊重生命,一时间,眉毛对胡须,各不相让。
这次“老虎吃人”事件发生在1月29日下午,浙江宁波雅戈尔动物园,一人死亡。根据死者张某(籍贯湖北)同行人员李某某陈述并现场指认,当日下午2时许,张某及妻子和两个孩子、李某某夫妇一行6人到这家动物园北门。张某妻子和两个孩子及李某某妻子购票入园后,张某、李某某未买票,从动物园北门西侧翻越3米高的动物园外围墙,又无视警示标识钻过铁丝网,再爬上老虎散放区3米高的围墙。张某进入老虎散放区。李某某未进入,爬下围墙。
那天是大年初二,本是新春佳节之际,一行6人逛动物园本属好事。但最后却遇上被老虎拖咬致死事件,不得不说,如此结局让人痛心。如果生命可以重来,相信张某肯定不会再为了省一张门票,而翻越围墙了。自己一个侥幸逃票之举,丢了身家性命,让妻子没有了老公,让两个孩子痛失父亲,这样的教训,实在惨痛而深刻。
【02】
从当地的官方通报中,我们不难看到:首先张某和李某某这两个男人,肯定不是故意去送死的。两人的目的明确,就是为了逃票。只是在最后关头,李某某没有冒险跳入虎区。其次,逃票本身就是一种不守规则的行为。同时在逃票过程中,张某和李某某多次违反规则:不仅翻越了动物园3米高外墙,钻过了有明显警示标志的铁丝网,而且越过了老虎区同样3米高的动物外围墙……
事实基本明确,但争论却难解难分、各不相让。尊重生命与尊重规则之间,似乎一下变得水火不相容。其一,先说尊重生命派,部分媒体和众多自媒体人,在表达自己观点时,出现最多的关键词是“冷血”“不该起哄”“拍照”。这一派的网友说,人命为大、人死为大。任何一个生命的离去,都是我们不能承受之重。不管他是否逃票,他是一个膝下有两个未成年孩子的父亲。其破规则、捡便宜的原因,更多的在于景区景点的高门票所逼。那些举着手机拍照的人,实际上就是“衣冠禽兽”,他们如果放下手机静静地观望就守住了人性底线。
其二,强调尊重规则者的大量自媒体人认为,张某和李某胸中毫无规则意识,特别是作为为人之妻、为人之母的张某妻子,更应阻止丈夫拿生命去博击那一张门票的莽撞之举。今天的中国,民众对公平、规则、公正、公开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不仅是国人的进步,也是他们为了自身利益的考量。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1091675551/0
对于一切胆敢以身破坏规则的公家人、个人,心中油然而生的厌倦感似乎也越来越强烈,而且越来越失去耐心,越来越难以忍受。总之,如此悲剧纯属咎由自取。难怪不少网友同情那头“躺枪”的老虎,认为它无辜。因为对食肉动物的老虎来说,张某这个被人类自称为高级动物侵犯它的领地和危及它的家人安全在前,所以它张嘴捍卫自身权益。或许在老虎眼里,此时此刻,作为不速之客的张某,只不过是它眼中的食物。
【03】
张某和李某某破坏规则,最终遭遇悲剧,无疑是老虎伤人事件发生的根由。而且略做回顾,我们就不难发现,此前类似的事故也曾多次发生:比如南昌动物园有人逗弄大熊猫事件,当事人翻越了护栏;比如北京某动物园2016年7月发生的老虎伤人事件,当事人猛兽区下车,也是不守规则;再此前,有人抄近路,也曾翻墙进入动物园猛兽区……类似的事件屡屡发生让我们不由追问:要发生多少悲剧,才能让人汲取惨重教训?
或者换一种更直观的说法:北京某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发生之后,全国民众几乎统一口径,都在批评当事女子下车是不守规则。这批评的人群中,是否也曾有张某、李某某等人?为何我们很多时候,会要求他人守规则,但轮到自己身上时,却往往会无视规则,会瞬间就有了侥幸心理?张某已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不便再对其进行过多的指责,但反思悲剧发生原因,然后吸取教训,树立规则意识,这明显却不仅仅只是张某家人、李某某和家人的事情,而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要修的“功课”!规则是约束,但更是对我们自己的保护!
当我们大谈人性,纵议生命应超越金钱之时,似乎自然而然地站到了道德的致高点,似乎表达着自己随时都在仰望星空,但往往在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悬浮感,也就是脱离地基。不少“道德婊”(也可称“圣母婊”)很多时候是错的,尽管语调很大、嗓门很大,但是,在讲规矩、要公平这件事情上,他们其实并没有错,而恰恰是他们的正当权益的自我表达和守护。因为,当有一天,自身权益因某机构或某人破坏规则而受到损害时,才会明白平时守护人人守规的重要性和使命感。
【04】
胡适曾经讲过,“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胡适对规则守护的诠释,今天看来,仍然振聋发聩。全部的原因在于,我们的社会规则意识的恒定铸就,恰是社会走向善治的基础。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1096015556/0
而敬畏生命,是让人类走向成熟与文明的基石,让所有人感到人性的温暖与关怀。其实,不管我们社会发展得有多么快,社会物质文化有多么丰富,都无法缺失悲悯情怀。很难想象,一个社会失去悲悯情怀会怎样?钢筋混凝土铸就的“孤独的囚笼”,极易带来人类的疏离感与恐惧感。建设温暖社会的必要前提就是人与人之间向善而居、向心而进,血肉筋骨之间勾连出汩汩悲悯情怀。而我们平时所说的“诗意地栖居”,恰恰需要人人敬畏生命的温暖氛围烘托而出。
【05】
上述两种声音,听起来都颇有道理。不过,尊重生命与尊重规则之间,并不矛盾,不该引起舆论如此“刀兵相见”。其实,规则意识与生命意识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不可或缺任何一方,两者都在推动社会不断前进。
虽然这样的争论有利于社会文明之进步,但不能“鸡同鸭讲”,片面拉大分歧,更不能演变为一种情绪表达,甚至公开网络谩骂、人格诋毁。在明话看来,我同情这只老虎,因为它本可以避免这次死亡。我也同情张某的两个未成年孩子,因为他们本可以幸福而快乐地过这个大年,不会因失去父亲而恸哭神伤。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1093031539/0
但是,我不同情张某,也不想过多地斥责与批评,因为他已经得到了自己“破规”所无法承受的惩罚。对于这起老虎咬人事故,我只想说,它更应该是一种警醒,有力地震慑后来者,千万别试图破坏社会既定而成的规则,当有这样的念头时,多想一想“张某的厄运”,珍爱生命,远离犯规(更多深度时事评论文章请微信上搜“明话全媒”关注微信公众号 zhoumh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