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教论坛# 代课教师15年没领薪,传说中的“尊师重教”哪去了?

(2016-12-26 22:21:12)
标签:

杂谈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957693634/0代课教师15年没领薪,传说中的“尊师重教”哪去了?" />

踏雪痕

“学生见了我就喊‘老师好’。” 近日,陈崇华在接受采访时说,像以往一样,这依旧是他最引以为豪的一件事,无论被拖欠工资的事有没有解决,他对教学的热情都不会改变。今年9月10日,从教恰巧也是32年的陈崇华手里还拿着15年来总计16000多元的工资欠条,无法兑现(澎湃新闻曾作报道)。2016年即将过去,陈崇华的工资欠条依然没有兑现,但村委会已许诺,他明年会分两次拿到被拖欠的工资。(12月26日澎湃新闻)

从教32年的陈崇华从民办教师调整为“代课教师”,从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15年的工资至今没有兑现。被拖欠的工资最长已达32年。这些钱如果放到银行,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高利率计算,应该翻了好几倍。32年来,陈崇华拿着15年的工资欠条,依然丢不下他深爱的孩子,用爱心守护着农村的教育希望,无疑让人感佩。不过,感动过后,当地贫穷落后,教育投入匮乏,民办教师尤其是代课教师待遇微薄的问题值得思考。县、乡两级政府和村委会都承认拖欠代课教师工资,可是没有任何一级组织兑现拖欠的工资。仅堡孜口村就有至少20名民办教师被拖欠工资,如果扩大到全乡、全县、全市、全省、全国,又该有多少这样的教师被拖欠工资?当地村委会许诺,明年分两次兑现拖欠陈崇华的工资。可还有更多媒体没有披露的代课教师工资又该何时兑付呢?

笔者注意到,这些教师中不少人已经选择离职务农或者打工。可是,他们奉献了筚路蓝缕的青春,却拿不回本该属于自己的劳动报酬,教育尊严何在?法律尊严何在?农村的教育希望何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果不加大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变农村的教育现状,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这种贫穷现象还将延续下去。数据显示,201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9221.45亿元,比上年的26420.58亿元增长10.60%,占GDP比例为4.26%,比上年的4.10%增长0.16%。在教育经费的具体分配上,义务教育也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如果说义务教育是一个木桶的话,按照木桶理论的原理,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就是其中的短板。

如何让穷孩子公平享受教育权利,让农村教师特别是代课教师争取到应有的待遇,无疑十分重要。像陈崇华这样的代课教师用自己朴实的信念、情感延续着贫困地区的教育传奇。但是,如果没有制度做支撑,长期被拖欠工资的代课教师难以复制。如果代课教师的待遇不提高,甚至连微薄的工资都被长期拖欠,将来谁还会扎根乡村甘做人梯?撤除教学点,把孩子弄到集镇乃至县城上学,地方政府与教育部门固然省事了,但是小学生上学路上的安全如何保证?孩子们生活如何自理,这些问题无法回避。

从加大教育投入到免费师范生、特岗教师,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事业给予了很多政策支持。特别是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既可以保证贫困生完成学业,又把优秀学生吸收到教师队伍里来,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输送人才,还能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这对“求师若渴”的贫困地区学校,无疑是好事。但是贫困地区往往很难留住教师,还在依靠代课教师支撑着。

法律明确规定:“教师的工资待遇不低于或者高于公务员的水平”。但是教师待遇还存在城乡差别、地区差异。多数教师的待遇与地位并未与公务员平起平坐。在一定范围内,教师的职业认同度并不高。一道奇怪的风景是,发达地区的学校人满为患、超编超员,教师们还在削尖脑袋往里面钻,而贫困地区“求师若渴”,骨干教师不断流失,公办教师不愿意来。还在靠老教师甚至代课教师唱主角。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因此,在我看来,陈崇华老师的命运,实际上是贫困地区教育现状的一个缩影。要彻底改变贫困地区教育面貌,相关制度设计应考虑得更加周全和细致。除了加大教育投入,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以外,贫困地区教师生活、工作条件艰苦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代课教师等遗留历史问题必须得到妥善解决。用人单位恶意欠薪已经列入刑法范畴,“没钱”显然不是拖欠教师工资的理由。当地相关部门即便砸锅卖铁也要连本带息兑现代课教师被拖欠的工资。不能让代课教师手捧工资欠条渐渐变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