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明导读:你买药的钱近半成他们的回扣!央视记者历时8个月,调查了上海、湖南两地的6家大型医院,发现医药代表拿到的提成是药品价格的10%,而医生收的回扣是药品价格的30%-40%!医药代表称,若医院药品采购目录里有两种药是治疗同一种疾病,医生一般会开回扣比例高、金额大的药品。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uO9MxlD36g9FzX03kumh2KF8cdM5OXqSg8tbWfOMKks5fc9k74HWZt34W7QvllNSictQB583kDUVqFY1quGsd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只有严惩所有收药品回扣行为,方能让医生重流道德血" />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uO9MxlD36g9FzX03kumh2KF8cdM5OXq8wwaZLJDxibej3q8N4tQMW4RMJvJSo5aIibGrCUO46Bwv3lhy0LCkbs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只有严惩所有收药品回扣行为,方能让医生重流道德血" />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uO9MxlD36g9FzX03kumh2KF8cdM5OXqZdlS38GFibpApiagicM4HAicqx8DMUoKic6IGTEg7iczx9rwibAbpXRJeVte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只有严惩所有收药品回扣行为,方能让医生重流道德血" />
(对医生收药品回扣,必须严惩)
文|桂依然
12月24日央视曝光了一条引入注目的内幕。在大城市的医院里,长期存在一些不看病的“特殊患者”,他们不仅和医生熟悉,而且神通广大,能和医生进行某种交易。他们究竟是什么人,与医生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利益呢?
你买药的钱近半成他们的回扣!央视记者历时8个月,调查了上海、湖南两地的6家大型医院,发现医药代表拿到的提成是药品价格的10%,而医生收的回扣是药品价格的30%-40%!医药代表称,若医院药品采购目录里有两种药是治疗同一种疾病,医生一般会开回扣比例高、金额大的药品。
医生收回扣当然算不得什么新闻了,完全可以说是颇长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医院里的公开秘密。但医生收回扣的比例高达30%-40%,还是惊得明话(微信公号“明话全媒”zhoumh9)门牙脱落。
而且,一名幽灵一样的医药代表,居然能效率奇高地在一小时内给三名医生送回扣。一名医生3分钟收到四份“份子钱”。据报道称,一名医生每月可以为一名医药代表赚一部价格5000元的手机。接下来的“惊况”是——那么多医生一起“贡献”,医药代表的收入完全可以“上天入地”了。
那么医生呢?当然不难推算,因为占比几乎摩高至半壁河山。
还是那句老话,有什么样的监管疲沓体系存续,就一定会弄出什么样的让人痛心灰色镜头。由于革新“以药养医”的根本问题的行动,一直处于“雷声大、雨点小”层面,加之反抗力与反弹力大得惊人,医生收医药代表的回扣,仍我屡禁不止。
虽然近年来新医改实施细则的组合拳挥得越来越急、越来越频、越来越强,但这些直接导致药价虚高、百姓看病贵的“医药回扣”照样几乎覆盖了整个医疗系统。大家心知肚明,只不过一些医生被拍到“现场”,被举报者录制了丑行,而成倒霉蛋罢了。
因为纵使央视扩招上千名暗访记者,或者说省市电视台省报市报暗访记者扩容一百人,恐也无法加无力实时全程地监督医药代表“穿插”游走在各大医院的走廊上,更无法现场拍摄到医药代表塞进白大褂口袋里的医药红包。
所以时下医生收回扣已激不起公众多少阅读兴趣,而医院方大多还是和稀泥,拖得了一时算一时,或者采取鸵鸟术,将“鸟头”埋进沙里,等新的更丑的医药红包事件出现之时,再将“鸟头”从沙堆里钻出来,抖抖羽毛,哼着小调,啥事都没有了。有时,一些医院的上级管理部门还装清纯,故作惊讶状,表示将严查回扣事件。但最后往往还是“严查的烂尾工程”。
其实,医生收回扣,早就可谓是冰山一角,一些医院或管理部门的“惊讶”状可能只能哄得过三岁小孩,除了是在履行“装纯洁”的固有程序之外,还是在想沿着启应急响应机制——走本院组织调查程序——以“某医生”保护能力不错的医生——以期化解社会危机——平息民怨——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就拿前几年前媒体曝光的湖南湘雅二医院来说,出厂价15.5元的癌症辅助治疗药芦笋片,到患者手中,竟然飙升至213元。最后,这个当时算猛料的新闻闹到国家级媒体上,又是纵议又是解剖,最后还是没有问责下文。
依明话(微信公号“明话全媒”zhoumh9)个人认为,这恐怕不是不想处分,而是回扣医生太多,可以说没有最丑只有更丑。往往是今天刚报道有医生收药品回扣,一觉醒来,又有新的举报红包医生的独行者被抛于圈外。
更令人感到沮丧的是,在一些医院里,不仅是医院与医生实现“药利”均沾,而且还有医院“一把手”与医生在暗中进行权钱“媾和”,这使得“药品回扣”经年未破。
所以一些院方和管理部门的表面惊讶,其实是“惊给”公众看的,没人会当真。
实际上,“药品回扣”是一综合病症,它折射出的是我们的医疗保障体制上的种种积弊一直没有得到彻底清除。比如医疗资源配制的不合理,政府对大众卫生医疗投入严重不足,坚守职业操守、技高德美的医生的付出与收入存有落差,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管长期缺失或虚置等。
特别是,当前社会价值观的部分扭曲——钱几乎成了所有人的唯一追求,也是评判人的身价的唯一标尺。有钱你就是老大,晒富没得啥,穷得丁当作响也没得人甩你,是你自己不会找钱、抓钱甚至捞钱。于此,包括以提高医技、救死扶伤为首要价值追求的一些医生,几乎均成钱的奴隶。
要救赎扭曲的价值观,就需要首先拾起法律惩戒的武器。
因为药品是医治公民生命的关键承载物,医生在动用药品中一旦掺进了“灰色交易”,对患者来说,这样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是不可追逆的。要对每一个红包医生从严顶格查处,不管他们有多少。
必要时,可启动由独立于利益之外的权威机构进院彻查,力避“老子查儿子、只为做样子”的究责怪圈。
再者,制度性加强药品流通管理,彻底砸碎药商与医生灰色利益互动的途径。
另外,不妨在每个药品外包装上印上出厂价,像福建三明实行“三医联动”那样搞末端治理。要知道,药品出厂价格不属于商业机密,那就应该向公众特别是患者公开每一种药品的出厂价格,这样一来,7.8元一盒的药被医院卖到256元就像牵牛上灶台一样困难……诸如这样招式的使出,才是从根本消除医药红包的必经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