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洪荒之力的傅园慧为何会“亮”
文|周明华
【01】
正苦逼头痛加二两猪头肉下酒,捋着几根没有刮干净的青紫色小胡须,巴望着阅读率快快蹿将上去,粉丝增长得接近魔性的新媒体小编们,始终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你撰写或主编的文章不必太高深,深得读者如果与你产生一种距离感,高不可及,及不能及,那么,你最终会失去读者。而当上一名业界段子手,往往可以起到出神入化之功效,往往能够成功实现四两拨千斤。
这不,里约奥运会大幕一启,电视新闻界与泳界立马清新脱秀出两枚段子手。一枚是央视的白岩松同仁,与时俱进,接地气切换神速,加之平台优势,瞬间成为“白段子”,可谓妙与连珠,舌动莲花。另一枚是傅园慧同学,这枚“清新脱俗的美少女”泳坛年轻战士,在8月8日以半决赛第三名进入女子100米仰泳决赛,她的58秒95也创造了自己的历史最好成绩。赛后,傅园慧的魔性采访迅速走红新媒体,微博粉丝数从十几万已经呼啦啦脆响一片地飙升至四十多万。
反正明话很羡慕,清口水嘀嘀哒哒地长流不止。“白段子”是媒体中人,还是评论同仁,业界翘楚,早就红了一大片天,明话这里就不说小白了,只是重点谈谈傅园慧这个天生自带表情包的美少女。放过我吧,试问这地球之上,哪个男银不爱美少女呢?赛后接受采访,可(dou)爱(bi)的傅园慧一副惊讶的表情,她压根儿不相信自己游进了58秒95,她张大嘴巴,眼珠子瞪得比三国的张飞的二筒还圆,当然肤色与张飞不可同日而语。
她表情异常激动。“哇!我以为是59秒,我很满意了,我没有保留,我用了洪荒之力了!这是我历史最好的成绩了,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最近三个月恢复太辛苦,奥运训练生不如死,我已经心满意足了。”傅园慧这个小女子,连珠炮似地放出了这一系列真性情的段子。
谈到当时在比赛中是否有所保留时,这个90后小姑娘疯狂地摇头,她直言自己没有保留。最后,傅园慧一路小跑尖叫离开......对了,还有干货呐,随后傅园慧发了一条微博:像我这样亲新清脱俗的美少女,一看就跟外面的妖艳贱货不一样!
有图有真相,先看一下这几张片片吧。傅园慧尖叫着跑开的动作,让我咋邪恶地想起了奥巴马踢门而走开的片片呢,被酷暑折腾得好久没生产出段子的童鞋们,我们还是一同来打包欣赏一下下面的片片吧。别把神经绷得过紧,里约奥运运才开始,后面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的。
【02】
也是7日那天,没有控制住情绪,将宽阔胸膛靠在一个小女子记者的肩头哭泣了好一阵子的“大白扬”,再配上女记者关怀而柔软的小手拍打着他厚厚的小鲜肉背,激发了众多网友跟着泪奔式同情,甚至有网友发帖称:再宽阔的胸膛也需要一个关怀的拥抱。而傅园慧的逗逼、萌萌哒、段段落、跑跑跳,一下就毫无意外地戳中了大家的笑点。
竞技体育有金牌之争,于是就一定会有输赢,有输赢的地方,主角与观战者就会生发紧张之情,有时候可谓是血脉上冲。运动员身后当然都有一个国家,这类全球竞技比赛现场,事实上就赋予了众多观众的爱国情愫,有的激情燃烧,有的因自身失误或追赶者超常发挥马失前蹄当场哭鼻子。
这当然不理解,但当我们习惯于邓亚萍、张怡宁等始终如一的冷表情、稳健态时,突然跳出一个“辣笔小新”式的小可爱,被网友称之为轻微“多动症”的傅园慧,在多年举国体制之下的一个清新叛逆者的出现,特别是在同一天与“孙杨哭包”形成风格迥异的对照,人们眼前的印象泾渭分明:前者是邻家小女孩,后者是望尘莫及的小鲜肉。
【03】
洪荒之力的傅园慧“亮”得一点不突然,完全可以说顺乎自然。如此重要的聚焦全球眼球的比赛之所,大家满脑子的是“训练有素”“沉着应战”“稳健发挥”,也看过了刘翔夺冠后的喜不自禁,身披国旗绕场一路奔的镜头,却鲜见这种“儿女沾巾”的真情实感。如此性之所发、情之所表,回归真实。恰是这样的真实,感染了大家,触动了他们心壁上柔软的部分。
实际上,竞技体育要愉悦观众,首先需要自己先乐呵。如果运动员们,总是习惯把自己弄得苦大仇深、忘掉天性,那么,这样的体育根本无法愉悦己身,更不能让别人快乐。运动员只有成为凌空高蹈的利他主义,这样的竞技才会有美感。要利他,就需要回归真实,不作演员;要利他,就需要远离浮躁,不片面嫁接政治枝丫。比如,什么“对不起祖国,我没有发挥出最佳水平”,这类演戏式表白,就是只闻假意难见真情的老套路。
回头来叩问一下,究竟是是什么让孙杨热泪如泉涌,摇晃着高大英俊的小鲜肉身找哭泣的肩膀呢?不外乎还是体育事业中的“金牌冲动”在起作用。奥运金牌获得者可以瞬间荣耀乡里,可以享受终身津贴,而一旦马失前蹄,这一切美梦就会瞬间碎化。
虽然孙杨已经多次拿到过世界冠军的金牌,但在“金牌第一”的举国思维一路导引下,他岂能独笑其身?或者说,他想静静,恐怕他身后的团队也不让其安静。此时,当在一块块金光闪闪的金牌以一股强大的魔力将“体育精神”挤压至墙角黯然神伤时,“金牌精神”占绝显赫高位,体育精神却只能悲情下台。
【04】
在这种亢奋有加的“金牌精神”“重奖悬赏”引导下,必然产生应试体育的畸形生态。一些地方为多摘奥运金牌,便使出浑身解数,甚至干出“反自然”运动的傻事。诸如举重冠军邹春兰退役后搓背,就在花季女孩时临阵吃“大力补”,而让她最终成为偏离体育精神的牺牲品。一切以金牌为中心,其他问题均被忽略;一切目光聚焦奥运冠军,所以未摘金者,都成为这场大戏中的悲伤角色。而且,所有的公共体育精神都会在这种失重的应试体育指引下缺失。
在里约奥运会上夺金,固然荣耀,也为国争光。给予适度而理性的奖励诚然应该,但我们更需思考的是,之前的类似冠军重奖励制度与巨额脱离了国家占绝大多数公民的心理认同度。因为,体育明星的金光闪耀与国家公民的身体康健毕竟无法画等号,奥运冠军的获金数额毕竟无法与国家软硬势力强大之间画等号。体育的宗旨应是公民强身健体,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发挥出个人潜能。如果我们的舆论与重奖手臂失重,必然将竞技体育引入歧途。为夺金,有的体育项目进行“魔鬼式”训练,不但无益于提高身体素质,反而是对运动员的一种摧残。
说不中听点,一个自信心强劲、科技创新力强盛、公民体格健美的国家,即便出于“贵在参与”理念未在奥运会上夺过一块金牌,我们也不敢不承认他们的远见卓识与民族伟大;而一个原本经济欠发达,国人创新劲头不足,公共体育措施投入缺乏,即便通过非常规的国家供养与重奖激励,摘走所有的奥运金牌,也无人会就此开始仰视的。
今天是里约奥运会举办的第二天,两个运动员的“一哭一笑”之间,传导出的深意,的确让人有“哭不出声、笑不起来”的感觉。虽然傅园慧的表情确是很萌,虽然孙杨的哭脸也让人动容。
明话传媒声明:A、本文系署名作者授权原创首发,未经许可,任何媒体平台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合作及其它事宜请私信新浪微博
@周明华_ ;腾讯微博 @周明华。或电邮至zhoumh8899@qq.com 欢迎关注周明华的微信公众号zhoumh9
;B、本平台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由单篇阅读量计酬。请顺附作者200字简介和近照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