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冰块#周郎直笔# 降温与校长为菜不可口道歉,为何质疑比感动多

(2016-07-03 20:29:54)
标签:

杂谈

习惯性质疑是一种进步

文/周明华

明导读: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给学生发冰快降温,安庆师范大学闵校长在送别学子时为饭菜不可口鞠躬道歉。不出预料,大多数网友并没有感动得泪奔,只有质疑。有人称,这种“习惯性质疑症”该治了,明话(微信ID:zhoumh9 )却认为,不用治,这是一种进步。先看看下面两张图片吧:

https://mmbiz.qlogo.cn/mmbiz/OuO9MxlD36jn8XBicdKyqFFj1AB4lbPgnatwicsiaaFnFbHxokegTxzQ4tpJTpIDmD1EaAvUS0ia7tP1oia5ngUwpeA/0?wx_fmt=jpeg降温与校长为菜不可口道歉,为何质疑比感动多" />

https://mmbiz.qlogo.cn/mmbiz/OuO9MxlD36jn8XBicdKyqFFj1AB4lbPgnLYOtXJxv5dgkS3BEfv0mqHCdGdm4oiac6ibicJTtzt1Sw1bwOeVtHvRibg/0?wx_fmt=jpeg降温与校长为菜不可口道歉,为何质疑比感动多" />

文/周明华

3日这天,从《新京报》上读到两则关于高校的颇有看点的报道。一则是高校发冰块的。之前一天,一所高校为每一个寝室发一堆冰块降温。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学工部副部长张琨否认了“炒作”的说法。他表示,学校没有安装空调,是因为供电线路无法承受,短期内又无法解决;冰块由学校出资购买,耗资数千元,先后发放28吨冰块降温,则是因为学生有需求

另一则新闻说,6月29日,在安庆师范大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校长闵永新将大学里同学曾经“吐槽”的问题统统和盘托出。“图书馆的座位少,一座难求;菱湖校区的住宿差,过于拥挤;双龙湖畔的小道泥泞,雨天难行;食堂的饭菜凉,不那么可口。”他走到台前,面向在场的毕业生,弯下腰,深深鞠了一躬。“作为校长,要向同学们真诚地表达歉意。”据报道说,校长这一真诚之举,打动了在场每一个人。不过,社交网络又是另一番景致,大多表示质疑。来看看校长的道歉图片:


https://mmbiz.qlogo.cn/mmbiz/OuO9MxlD36jn8XBicdKyqFFj1AB4lbPgnx1SQemAHR6n6KcTibficsKLtlqNQvdJdh3jJngb5cVQVoGRTf8XnAsTA/0?wx_fmt=jpeg降温与校长为菜不可口道歉,为何质疑比感动多" />


不是明话(微信ID:zhoumh9 )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快,鬼点子一个接一个地晒,好主意出现的频率高,办法多,创新也多多。在俺们的印象中,降暑防暑,招式也多,不过我们还第一次听说给大学生们发放一堆冰块来着的;作为一校之长,因饭菜不可口,用朴实的话语,诚挚的道歉,弯下的身躯,定格在送别学子的会上。这样的镜头,的确是麻布洗脸——初(粗)相会。或许正因为是第一次,难免就有网友吐起槽来,开始了又一轮习惯性质疑——这所高校在炒作,他们在作秀,为的是扯人眼球,博得点击率,狂刷存在感。

看罢这个“习惯性质疑症”的再次发作,明话(微信ID:zhoumh9 )这次也要顺藤摸瓜,也来一番质疑。的确,比起临时性发冰块入室降温,是没有给每个寝室安上空调吹来冷气来得利索,来得实际,来得更管用。特别是看到装满冰块发出“轰隆隆”声响的大卡车开进校区,像当年生产队分粮分油一样,场面火爆,气氛热烈,这学校确有玩噱头之表征。另外,大学生即将走出校门踏进社会的大学堂,校长的鞠躬道歉为何不提前出现,确有雨后送伞之疑。

不过,从院方的回应解释中就不难发现,校方之所以送冰块,完全是一种次优选择,不得不这样干,不这样做学生的意见更大,可以说让他们酷暑难当。安上空调,电线就会满负荷工作,这是目前学校的硬件所不允许的,可见校方有说不出的苦衷。学院既没有必要拿这种无奈举动当新鲜饭菜来炒,也不值得为了博得些许点击率而兴师动众,开着卡车拉冰快。实则是高温天气之下的一种情急之举。

同样,大学校园,并不能搞小锅小灶,饭菜可口的要求,看起来不高,实则很难达到。这次闵校长坦然面对学校存在的问题,而且不像是简单的说一下就算了,闵校长已经很明确地表态了——道歉不是目的,最终目标是如何解决问题,在接下来的一年,学校将逐一解决学生关心的问题,希望自己的道歉也能够提醒学校的职能部门增强服务意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迅速解决。

按理说,面对这样的“以人为本”,大多数接收到这类积极信息的人,该表示理解才对。然而,正如之前明话(微信ID:zhoumh9 )所说,我浏览了微博微信及天天快报等新闻后面的网友跟帖评论,大多数网友表示了质疑,有些质疑帖还非常尖锐,甚至还伴着一些“骂帖”。记得2012年7月,中国青年报通过对10709人进行的调查显示,71.8%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普遍存在习惯性质疑者,41.1%的人坦言自己就有习惯性质疑症

何谓“习惯性质疑”呢?明话(微信ID:zhoumh9 )认为,习惯性质疑,亦即经常对一些事物持有怀疑的态度而提出一些疑问以求正解,往往是一种抱有主观上强烈的反对态度。实际上,我们的古人早就看到了这一点,估计他们也常犯此症。《汉书.陈遵传》:竦居贫,无宾客,时时好事者从之质疑问事,论道经书而已。当然我们需要认识到,“习惯性质疑”就像习惯性说谎并非心理疾病,只是人们潜意识里的一种自我保护而已,我们不必要有太多的心理负担。

进一步说,习惯性质疑是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参与社会监督意识的增强。这对权力强势一方来说,恰是一种无形约束。就拿雷洋案来说,公民在持续不断的质疑中,往往容易窥视事由之根。所以,这种质疑不算坏事,有利于推动社会民主法治向纵深发展。建立公信力难而破坏公信力易。我们只有以积极心态面对质疑,我们才会更加敬畏权力和民意,去除以前时常冒出的出了事儿就去“摆平”的灰色心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