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周明华
据近日的媒体报道说,最近,微信朋友圈流传着一张在线辅导老师王羽的课程清单:2617名学生购买了一节单价9元的高中物理在线直播课。据媒体说,扣除20%的在线平台分成后,这名老师一小时的实际收入竟然高达18842元。在线辅导究竟有没有这么高的收入?南京一在线辅导老师对记者说:“理科老师课团的人确实很多,那位老师的单次专题课9元,2000多人团,一个小时确实有一万多,甚至能达到两到三万。”王羽称:“这个月收入二十万元”。
哦哟,一名在线辅导老师一小时的实际收入高达18842元,这个薪资是颇高的,对大多数靠工资吃饭的苦逼吊丝们,羡慕嫉妒恨,自会油然而生。及而会发问:我咋没有他这么牛呢,早出晚归,风雨兼程,穿地铁,等公交,跑步上楼,还不准手拿食物,吃进办公室。一月下来,到手的工资依然显得寒碜。这个18842元一小时的智力标价,实际上完胜当下火热的网络美女主播。有的主播甚至为了更多钞票到账,脱得只剩“三点式”出镜,也不见得收入就有这名物理老师这么多。
这是不是一件好事?我个人认为不错,当知识与愿意接受知识者之间有一个可以信任的平台。而且这个平台方便快捷,不跑冒滴漏,何不借而用之?毕竟是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服务于知识传播,服务公共教育,服务于市场需要,让知识在网络时代不再是“距离产生美”。
再说句不怕得罪美女娱乐新闻主播的题外话,在线铺导老师的存在,应该比网络女主播的存在更有价值,对社会产生的正向推力更大,对需要增进学识的孩子们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更显著。加之收入明确,而且颇丰,自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吸引了更多教育工作者大胆试水,加大了在线铺导老师的这支队伍阵容。只要老师与学生的时间调配得更为合理,不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应该说,这样的方式没有不可试水的理由。
细细观察一下近年来的网络在线辅导个案,不难发现,相对于有偿补课,上课有老师惜讲,课外补讲来创收的情形来说,老师在线辅导对于现行教学,特别是师德的冲击,实际上相对较小。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并非人人都能实现线上铺导。俗话说,没有金钢钻,就别揽磁活。没有两涮子,手无高技的老师,恐怕即便上了线,也会面临学生荒问题。只有教有所长的好老师,有真本事的老师,才能得到学生的网上问津。可见,线上线下一个样,优者胜,劣者汰。没啥心理落差感的,全怪当年不用功,教鞭是拿到了,但肚中无实货和新货,怎么能将知识的火炬传递到孩子们手中去呢?
不过,在看到这些积极的一面的同时,我们也需思考,维系在线辅导老师的高收入的机制如何搭建?这一在线辅导行业如何良性发展下去?这个行业是否存在无序发展甚至是违规发展的可能?监管如何跟得上,如何确保监管不缺位、不越位?这一行业在各自私化的空间发展,它会不会对学校课堂教育乃至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带来负面影响和冲击?有关主管部门对“在线教师”的评价与认可尺度怎样?等等,都需要得到制度与体系的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