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斥记者“为谁服务”的牛气何来?
(2012-03-27 18:36:1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时说 |
文永东这句话,已经不是性急中的官员在面对记者的追访时道出的“原创真话”了。之前,郑州市规划局原副局长逯军也直斥过记者“是替党说话还是替百姓说话”,随后,又有横山县委书记苏志中训斥记者:“你们中央台的记者管的也太多了吧?你问的事我一概不知道。”不管是“替谁说话论”,还是“管太多论”,以及文永东的“为谁服务论”等官场牛语,他们的“率真系数”与“雷人指数”均高。因为,他们自然流露的大白话中,反映他们对百姓呼声的处置态度:党报、党台,所服务的对象是党而非人民。
“文永东们”或许认为,党报、党台记者是党的喉舌。而记者走进人民群众的社区,去过问停车场的收费问题,是吃饱了撑得慌,纯属多管闲事,是不务正业,是管得过宽、让本官难堪。于是就官气逼人、直言相斥,不是提醒记者“站错了队”,就是嫌记者不是常务副总编辑、副台长,级别不够来采访自己。这样的大白话,反映了一些官员“唯上不唯下”的懒政意识,折射出他们只为上级领导服务,不为人民服务。当然为领导服务的主要动力还是最终“为自己服务”。
党章和党中央的相关文件指出,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要坚持这一理念,各级党员干部就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与朴素的群众观念,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党员与群众、干部与群众等关系,在思想和感情深处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拜民为师,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显然,为人民服务与为党服务之间不仅不矛盾,而且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这也是党政机关大门口印上“为人民服务”几个斗大的汉字的根本原因。究其这类背离人民利益行为的产生原因,不外乎还是背后有“利益”在暗中作怪。逯军之所以公开斥责记者,后来被查出涉足房屋规划上的利益;苏志中直斥记者,动力不外乎还是当地丰厚的矿产利益;文永东斥责记者服务对象不分,恐怕还是停车场利益在背后作怪吧?
一些官员并非不知道,记者不仅该为党说话,还应替百姓说话;记者不仅要为党服务,更该为人民群众服务。因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是相融相系的,根本不具排斥性。那么,敢公开斥责记者“究竟为谁服务”,并非这些官员有意想掘大自己与百姓的疏离空间,而更像是“利益关联”得太深太广,难以取舍。在一些局部利益丰厚之地,这类情况表现得尤为严重,是该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高度警觉了(作者:周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