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把“情绪稳定”当惨剧灭火器

(2011-11-18 12:08:39)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时说

摘要:

“11.16”特大交通事故,17个儿童坐超载55人的校车殒命,甘肃正宁县政府发布通报称,该县已抽调县乡干部130多人,采取“二对一包户”的办法,目前,死亡和受伤人员家属及周边群众情绪基本稳定。来点实话真有这么难吗?群众情绪稳定,这类常见语如今已让人耳熟,不外乎将其当作公共安全事故的灭火器。

 

别把“情绪稳定”当惨剧灭火器

别把“情绪稳定”当惨剧灭火器
周明华/文

17日发生 “11.16”特大交通事故的甘肃正宁县政府发布通报称,该县已抽调县乡干部130多人,采取“二对一包户”的办法,配合教育、民政、信访、公安等部门,积极做好死亡人员家属的情绪安抚和周边群众的稳控等工作,并着手制定事故善后方案。目前,死亡和受伤人员家属及周边群众情绪基本稳定。另外,16日,教育部紧急通知开展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检查。(11月17日《法制日报》)

   

又见17个幼童坐超载达55人的校车遇难,周边群众很奇怪的“情绪稳定”;又见娃儿笑容永远定格,悲怆坐车到天堂,安全检查与防范布控的一纸通知赶到。真不知正宁县的领导是咋想的,在这样的气氛中,还有精神继续说谎话,来点实话真有这么难吗;真不知教育部门是咋搞好安全投入、指导与检查的,总是在一群群孩子离开这个世界之时,才想到来布控。这样的布控无疑是雨后送伞,表达脱责的意味太明显了一些。

 

群众情绪稳定,这类常见语如今已让人耳熟,不外乎将其当作公共安全事故的灭火器。笔者未到正宁县,虽不能现场感受当地群众予此产生的心理情绪,但现在是信息充分快捷传播的时代,包裹信息的作法只能以失败告终。就在微博上,当地人便不断发出颇有说服力的现场图片,有家长刚送孩子上学两分钟后,便听闻事故,其情绪岂能稳定得下来?有位年轻的母亲,看到自己孩子扭曲的尸体时,情绪激动得当场晕倒,医护人员紧急施救,请问正宁县政府官员,于此悲伤场景面前,能情绪稳定者岂不成了“超人”?

 

换上你的几岁娃在瞬间殒命,估计尔等的情绪如能如何也稳定不下来的。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若,官员们的孩子不会去坐这种挤人如肉饼的让人心惊肉跳的校车。能被这个长期超载的幼儿园校车司机哄上车的,都是贫家儿子。据媒体报道中,这次死亡和受伤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或许正是因为这群孩子是留守儿童,才引不起县政府、县教育局与幼儿园的相关人员的安全警钟长鸣,才习惯性地忽视校车长期超载,让安全隐患未及时得以铲除,最终酿就这场人间惨剧。

 

现在,我国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体系较之以前是完善多了,靠捂伤口的消极作法,而今早就走进了死胡同,只能是弄巧成拙。但是,我们依然还能找到诸如“情绪稳定”这样的既定思绪方式的“官影”。这“官影”抱着旧意识不丢,表现仍牛,随时再现于我们的工作思维中,甚至还会瓦解我们的安全防范意识系统。在问题暴露后,这“官影”可以下意识地让官僚作风重新抬头,有关方面不是顺着“问题”深挖细究,而是逆向思维,以期用灭火形式的“平静”遮掩内容的“大波”。

 

无疑,这种“官影”是在撕扯着我们根治痼疾的决心和勇气,这种疲杳思维对我们进一步构建校园安全体系是有害的。校园交通安全事故发生了,“情绪稳定”虽然容易出口,但听着让人惊悸。彻底“撕开伤口”是忍短痛谋久安。在校车安全问题不断曝光的今天,在校园命案不断出现之时,有关部门应尽快全面启动和升级校车安全布防体系,整合监管力量,砸掉疲软作风。断不能总是事后灭火、发通知,这只会拉降政府的公信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