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明话频道
明话频道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895
  • 关注人气:6,7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头文件变卦会“刮掉”公信力

(2011-10-25 00:39:02)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时说

周明华

在江苏沭阳县如火如荼的招商中,来自浙江长兴的姜大成,联系引进了一个固定资产总投资超4亿元的项目。为此,他被授予“沭阳县荣誉公民”称号,并领取了30万元的奖金。按《沭阳县招商引资项目引进人奖励办法》的相关规定,姜大成应受奖400万元。交涉无果后,姜大成将沭阳县政府告上法院,索要奖金,但他仅被判决多获20万元奖金。(10月24日《中国青年报》)

 

我注意到,相关部门是这样解释的,据该县红头文件《沭阳县招商引资项目引进人奖励办法》第8条规定,“项目引进人属非财政供养人员或单位的,无招商成本的奖金直接发给其本人或单位”,该规定含有给予项目引进人的奖金中应扣除招商成本之含义。此案中,该县的招商成本表现在天能公司来沭阳考察时的招待费,及沭阳给予该公司的多种优惠政策等,这些招商成本“应在奖励给项目引进人的奖金中扣除”。

 

这貌似有理,但难经推敲。首先,在沭阳当初“要招商、招大商”思维之下时,在与姜大成接触时,是否预先告之其政府与天能公司接触的费用如何处理?是否契约廓清项目引进人是否承担政府给商家的优惠政策?显然,从报道中难寻影子。再者,招商时心情急切,招到大商后,却拿“招商成本”来说事,这显然不厚道。试问:若招来天能公司的成本大于姜大成应得的400万奖金,政府是不是还要姜大成变为“补锅匠摔跟头——倒贴(铁)”呢?

 

显然,沭阳这种像小孩子送糖又快速收回的变卦行为,会 “刮掉”政府的公信力。人无信不立,政不信不公。信用是行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讲理就是这样的,若不守信、不讲理,那以后县政府出的任何文件规定,人们都可以不听,政府都能轻而易举地发挥主观意识去解释,为“耍赖”找理由。既然县政府当初敢将胸脯拍得“怦怦”作响,敢黑字印上白纸,那么,别说四百万元,就是四千万,该给别人的奖金还得给。这是彰显政府机构的高度守信用的精神,也体现政府的权威性。

 

我们知道,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有时一句话就能起到决定性因素。就合作双方而言,具体的工作就更多、更复杂。在合作双方建立联系后,中介的事儿便少了。因为中介又非政府工作人员,是不能参加后期政府工作的。所以这事看起来更像是,沭阳觉得姜大成发财太容易了,认为其没干啥工作,不就认识天能公司的老板吗?这种意识继续单向发酵,势必在给“荣誉公民”的精神称号时毫不犹豫,但在即将给400万巨奖时,便顿生反悔之心。县政府不妨回头想想,若无姜大成的这个信息,这四亿投资能到沭阳吗?

 

当然,觉得招商奖金比例当初定高了,我们可以回过头去予以政策性审视,重新调整,但不应在履行之前契约时突然变卦。若执意这样干,以后估计就没人给政府牵线搭桥联系投资了,负面效范作用明显。颇长一段时间以来,招商引资的确已成一些地方政府一、二把手主抓的头等大事。一些地方还喊出“500强不来,500人下去;招回来,人升官”等调门极高的招商口号。这是对政府内部人员喊的狠话,但对体制外的招商人来说,沭阳这起政府失信事件,倒该触发我们对此类“悬赏招商”的反思神经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