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业机密岂是“阳光采购”的隔离墙

(2011-10-15 17:52:18)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时说

周明华

据近日《京华时报》报道,海口“五无”公司,在成立4个月内连续在政府采购中中标。今年5月,又击败一批平均出价400万左右的知名商,以590万元的最高价中标海口市人民医院一项目。面对质疑,海口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蔡东海以中标企业的商业机密为由,拒绝新华社记者查看采购资料的要求,并称“政府采购的就是正确的”。面对疑问,蔡竟说“要将记者关在会议室监控起来”。

   

显然,政府采购中存在“买贵不买对”的“天价采购”现象已非新闻。长沙市工商局办公楼空调系统安装中标价109万元,可结算价却高达875万元,高出8倍还多;昆明市有关政府职能部门被曝集体“高价采购”,而长春市购进一台电脑近3万元;有地方财政局买苹果公司最新出产的媒体播放器iPodTouch4当U盘;有公安局买苹果公司新推出的iPhone4手机做“警务通”;有法院购置豪华电动按摩椅,还有公安厅采购4万多元的笔记本电脑……本为竞标、节省支出的政府采购,真生“病”了。

 

但公开让“五无”公司连续在政府采购中中标,而且被中央权威媒体曝光后,市政府采购中心负责人还如此嘴硬和满身牛气的,实属鲜见。究竟是哪“五无”呢?一无软件企业资质证书,二无中标前无缴纳社保资金记录,三无缴纳营业税记录,四无办公地点,五无联系方式。这简直创下政府采购招标领域中的奇迹,咋看咋像是权力者突击注册一家皮包公司,然后驾驭公权力,大玩 “左手招标、右手接标”游戏。什么商业机密,纯属见不得人的“官员私密”,拿去作“阳光采购”的一堵隔离墙,将公众全程的监督视线挡于墙外。

 

是的,我国政府采购金额巨大,财政部的数据显示,我国政府采购规模在2009年达到7413.2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23.7%。两年过去,这个数字还在一路盘升。由于相关监督体系的缺失或虚置,使得一些人趁机蛀金,大玩“空手套白狼”的游戏,暗箱操作,蚕食着这块大蛋糕。纵观一系列政府采购“买贵”事件,那些身处旋涡中的权力主宰者,几乎都采取拖延战术,“任尔纷纷诟病,我自纹丝不动”。在耗掉公众揭“买贵”之丑热情,或者说新的“更丑买贵”案例出现时,他们往往可以无事无责地脱身。舆情实在汹汹,无法再玩“鸵鸟术”时,便以简单得无从研判与深究的“属商业机密不便公开”或“工作需要”等示人。

 

当然像蔡东海这样一时性起,拒绝装乖,不玩“鸵鸟术”,公开批评记者要“采购资料”是造次,并声言要监控记者的官员还是少数。恰恰因为蔡东海这样的人很少,而大玩推太极的人多,才使得“买贵”未得到尽快地制度性纠编。为此,我们期待有关审计与监察机构高度重视并跟进海口这起“买贵”事件。因为时下,这种“乱花公款不眨眼”的政府采购困局,必须尽快得到扭转。我们不妨将其作为全面解剖的负面标本。将其细节、代价与处理过程全部公开,以正视听,及至搭建政府集中招标采购中的公众监督体系,让任何公权不能、不敢在政府采购轨道上任性私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