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1年4000万专车购置费缘何鲜见认同
(2011-08-03 23:10:0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时说 |
周明华
记者近日从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获悉,去年国管局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预算数总计4665.03万元,实际支出4628.48万,其中4000万元用于中央国家机关78个部门的部级干部专车和部分一般公务用车购置支出,487.55万元用于国管局公务用车的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等运行支出。而今年,国管局用于78个部门的公车购置费预算数为3910.07万元。(7月31日《楚天都市报》)
尽管从该局晒出的这笔部级干部的专车费用的数字变化来看,今年是比去年少了几百万元。但恕我直言,从这笔数字中至少有两处疑点:一是既然是78个部门的部级干部与部分一般公务用车购置费,那这些部门为何还在去年还发生了那么多公车费?二是究竟每年有多少部级干部需要换车,我们的换车标准是啥,有人严格执行过吗?
先说部长们的专车配备问题。4千万多不多,关键看怎么算。78个部门的编制车辆是多少?假设每个部门的部级领导是5人,一人一车,那么应有390辆车;每个部门的公车是10辆,那么应有780辆。合计为1170辆,这样一算,平均每辆车的购置支出为3.419万。除去一些部门没买新车,应该说这笔费用不算特别惊人。但问题出现了,之前这些部门已公开的高得离谱了公车费又是咋回事?这不成了他们享受“双重”车马费了吗?
目前这些已公开的中央部门去年的公车费用达391509.4万元,今年增至59.19亿元。一些单位的公车费用更高,如银监会去年公车费23359.26万元;水利部公车费用9994万元;交通部公车费用8256.08万元……实际上,国家有关部门不只一次出来强调过,省部级官员配车,使用年限为5年,今年3月初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原副书记李宏还称,国家拟将专车从5年一换变为8年一换,8年后车若还能用,将继续使用,若升调也不能换车,“车随人走”。别说8年一换,就是原来中央规定的省部级干部的5年一换,也不至于每年有那么新车需要购置吧?试想,银监会的2亿多公车费用,就算10个部级干部去年齐涮涮换车,也难咽下这笔巨款吧?
还是拿看看人家是怎么治理好公车浪费问题的吧。纽约市长布隆伯格没有动过一分公款为个人座驾埋单,他每天挤地铁上下班,而且没有老百姓搭理他,他挤在这里很正常,就连中学生也不会给他让座,他看他的早报,别人坐着打自个儿的盹;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每天都骑自行车上班,这没啥大惊小怪的,既倡导环保又锻炼了身体;韩国首尔市政府只有47辆公车;就是我国的香港,在特区政府17万人公务员中,仅有20人配享专车,而且对公车私用,更加严加管束。
别人做得到,我们也能做得到,关键看我们愿不愿动真格。这需要我们大胆向“特权思维”动刀。古时的官老爷按“品级”坐轿,更多的是为抖官威、吓百姓,时至现代民主与法制充分发展建设的今天,这种腐朽的“官本位”思想理当全部剔除。级别的划分,应该是利于更好地为民服务,而非提升配享的特权待遇。所以,我们不妨借这场“晒三公运动”的东风,大胆审视10多年车改越改越困的制度根源,尽快启动革除特权思维的制度脚步,卸下公车超配、公车私用之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