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入学“考爹”的背后是教育资源失衡

(2011-06-14 09:22:59)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时说

周明华

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近日进行入学测试,学生家长也必须参加考试,家长成绩将纳入考试总分。知情人士称,家长成绩将占总成绩三十分之一甚至更高。该小学一负责人称,这样是为了让家长与学校一起搞好小孩教育,让家长掌握正确教育方法。家长考完后连称“试题量太大”。武汉某区招办负责人称,此举可能跟学校报名人数过多有关。(6月13日《广州日报》)

 

这种既为难孩子又折腾家长的做法,实际上已非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首创,就有上月中旬,便有媒体报道称,华南师大附小的入学表格明确规定,学生面试占40分,家长面试占20分,综合评审占40分。武汉这名招办负责人所说的直指事物内核,大题量“考爹”不过是在演假戏,教育资源有限,很多孩子恐被挡在就近入学的校门之外才是真。于此,近年来,此类“考爹”新闻才此起彼伏。

 

不知武汉这所小学是公办还是私立。若是私立学校,这么做或许可以理解为一种合力教育孩子的理念探索,也是投资人的管理自由;但若是公办学校,就有违义务教育法的核心精神。因为上学不论家庭贫富贵贱、父母文化高低,是否会教育孩子,其子女都有平等享受七年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就决定了公办小学,应该在招生上平等、透明,不能因为孩子爹妈没多少文化,不会做大量考题,就剥夺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利。

 

况且我们知道,玩这种“考爹”游戏,在本质上与“拼爹”没有区别。因为在各大城市,当官的、有钱的、既当官又有钱的,他们的家庭教育软硬件总比那些穷人家的孩子具有优势。不仅是富家的孩子本身素质总体上会好些,而且他们的父母文化程度与教育条件也优于穷人家的爸妈。道理很简单,富人家有条件、有时间、有能力顾及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孩子,而大多数低收入家庭,往往还在为一日三餐奔波,加之学费贵、房租费、看病贵等弄得他们焦头烂额,哪有精力培养孩子或备战“参考”哟。

 

追根溯源,这还是我们未实现教育资源均等化所造成。一地适龄上学的孩子原本就只有那么多,若各初级中学、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都实现了平衡化,未出现目前的马太效应,那么这样孩子完全可以去就近读书。但现实情况却非如此,公共教育资源一直分配不均。个别地方的小学、中学,在利益驱使下,甚至走上了集团化之路,将一地优势教育资源垄断于己身。这才有,关于取消择校费、建园费、建校费的步子一直迈动艰难。有关部门总是“重申”、“再次重申”取消这种违规收费,这更像是说着玩的,更没有学校搭理。

 

事实上,有关部门应当作遵守义务教育法的典范,全国一刀切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的择校费等类乱收费,并尽快充分实现公共教育资源的均等化。这方面,我们并非做不到,而是不愿去做。拿安徽铜陵来说,几年前就实现了“这里的小学、初中都差不多”的局面,该市“没有择校费、没有重点校”的奇迹曾受到公众肯许。一句话,惟有实现中小学教育资源均等化,才能避免“考爹”闹剧再度上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