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厅官索贿不办事落马只是偶然性翻船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时说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防空办公室副主任高平在任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受贿256.5万元。因索贿不办事,被项目承包人举报,高平成为广西查处的级别最高的女贪官。据悉,高平有次与人拌嘴,对方突然说了一句:“厅级干部怎么样?挣的钱没我多,有什么好得意的?”一种羞辱感袭上她的心头,权和钱的概念在她的脑海里渐渐画上了等号。她决心为自己争回面子。(6月9日《西安晚报》)
有网友发帖说,作为一名干了9年的厅级女干部,高平收受贿赂256.5万元,比起那些小小科官动辄受贿数千万之巨的“小官大贪”来说,这名女厅官只能算是“政绩”平平了。然而,我们很容易从这则简短的反贪新闻中读出两处看点:其一,高平落马的根本原因,既不是“常在河边走、岂有不湿鞋”,也非“常走夜路必闯鬼”,而是高平索贿项目承包人黄海时,收了钱没有办成事,而黄海非常特例地采取了“鱼死网破”的办法,将这名女厅官的索贿丑行曝之于阳光之下。
这种“反水式”举报,其可靠性不强,而高平的翻船也太过偶然。因为我们所熟视的是,官至厅级,虽然或许不能指挥千军万马于疆场奔突,但至少在一省行业之内,完全能呼风唤雨了。拿钱办成事,应算小菜一碟。可以说,受了贿金办成事是常态,受了赃款事儿却未办成是偶然。此时问题便出现了,假若高平为黄海办成了事,她头上的这顶乌纱帽估计还各就各位。所以,这不免让人忧虑,我们对权力的全程、有效、动态监督依然还是一句听着顺耳的口号罢了,防止贪腐行为发生的制度设置仍在踏空。这启示我们的公共权力服务体系设置者们该反思了,我们究竟拿什么措施去防止那些吃着百姓的厚禄却不为百姓办事的官员。
还有另一个看点,高平从最初的拒腐,到后来为挣回“脸面”主动涉腐的蜕变,真实地折射出当前一些局部官场存在的一种末落心态。正是这种“失去脸面”的意识,使高平的廉洁防线轰然决堤。2005年4月,高平调任自治区人防办副主任,分管工程建设时,高平还是非常警觉的。当时,黄海为了得到人防办某住宅楼的承建权,曾偷偷登门送她10万元现金,但被高平当面断然拒绝了。在后来为挣“厅官面子”的思想侵袭下,她最后变成一个索贿人。其实,她将黑手伸向人民,所挣回的那层所谓的“面子”完全是虚无缥纱的东西,实则是“颜面扫地”的狼狈,是人民唾弃的罪人表情。
当前,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一些原本还不错的官员,会在权力失监生态下一步步滑入与人民为敌的犯罪泥沼。拿高平来说,由最初的拒贿到后来的索贿,根本原因还是权力跑到监管的真空中实在洒脱,在种种诱惑之下,她靠自监与自律去抵挡,最终不免败得很惨。所以,当前亟待将反腐触角充分前移,让监督眼置于每一个权力的身侧,使他们不能贪、不敢贪、贪一次即被捉。如此,才不至于让高平这样官员,屡屡靠自制力去拒绝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