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明话频道
明话频道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895
  • 关注人气:6,7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五成官员“喊弱”是公仆意识缺乏

(2010-12-06 13:14:50)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时说

周明华

5日这天,在《新京报》上读到两则相互反讽的新闻。一是近日,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党政干部受访者达45.1%。其“弱源”有四:一是在激烈的官场竞争和严厉问责等;二是官场“潜规则”盛行,很多官员无背景;三是公务繁杂;四是收入有限;另一则新闻说,国考5日开考,141万人通过审核,连续3年突破百万。今年考录比为87.5:1;国家能源局一职位他下了4961∶1的纪录。

 

虽然我们知道中国人有一种“越有越喊穷”的喜欢含蓄的心态,但党政机关的公务员面对这样的调查这般不谦恭,张嘴便作答,以至于弄出这个如此高企的“喊弱”比例,还是让人大感意外。难怪5日这天的各大网站与论坛上,网友纷纷发贴对此予以拍砖。甚至有情绪激动者,发帖请党政干部去乡下种庄稼、去作下岗工、去井下挖煤,以这样的“互换角色”的方式去尽早“脱弱”。满屏浩浩跟帖中,几乎鲜见一帖同情与认同党政机关公务员的这种“弱感”。

 

道理很简单,目前党政干部的这种“弱感”是一种“伪弱”,是不忧怀苍生现实只顾自己好上加好的私人情感。那些低收入人群的真正弱势群体,在CPI连续27个月单边上行地推助下,在吃、住、行、医、教成本不断上升的语境之下,他们的无助与苦闷感还在一路加剧。不仅是水、电、汽等百姓日日要用的必需品物价“说涨就涨、还涨得漂亮”,而且“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油不得”等饱蘸着百姓无奈与酸辛元素的民间俚语频现。

 

此时,掌握着民生政策走向的各级党政干部,不仅鲜见如福州那样依法“管好菜篮子、建设菜园子”的为民谋利之举,反而跟着真正的弱势群体一起“喊弱”。难怪会引起公众反感,认为干部的“喊弱”很矫情。而且公众对这种“调查比例”看多了,还可能引起国民与政府的对立情绪,给社会稳定的和谐肌体里注入“不稳元素”。这从最近的诸如“我爸是李刚”事件的“网络悲意狂欢”,以及南方一税务局职工赴台遇难,众多网友“冷血”庆贺,便可窥一斑。

 

因为这笔账大家都会算。连续三年上百万的公考大军,他们的行为本身便形象而充分地印证了,党政机关的公务员较之于中低收入人群来说,不但不弱,反而有趋强之势。这种相对强势不仅表现在公务员职业高含金量上,而且在其它劳动就业岗位普遍不稳的情形之下,公务员队伍却“只进难出”,加之公务员与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实行双轨制一直难破,使得超百万公考大军一年年挤在“独木桥”上满眼期待。

 

公民的这种过度求稳的“考碗”心态,虽然不是他们自身之错,是社会价值评判体制失衡所导致,但这种现象必然会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障碍。因为没有人再去专心谋求创新与发展实业,这对国家崛起所必须经历的高端工业化进程构成伤害。实际上,公务员只是为纳税人服务的勤务员,公仆是雇主的仆人,当大多数雇主还在“为‘弱’消得人憔悴”之时,一些“忧官如婪”的公共机构却频频弄出此类“关怀调查”,而公仆也娇憨可人地“实话实说”,这难免让人继续围观“公仆意识”的缺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