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调查演习”撩拨脆弱的反腐神经
(2010-11-26 12:51:2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时说 |
周明华
去年3月,鄂州市年仅37岁的鼓楼街办主任(副县级)邵海,购门面房,个资几年内积聚到近300万元,后经查,邵海仅在杨叶镇任一把手15个月,就利用虚假拨款和假发票冲账处理不正常开支210万元,从中大肆贪污公款。邵海在调离杨叶镇前,多次与同伙订立攻守同盟。调离后,还几次与他人进行反调查演习。该案一干人在被调查时百般抵赖,给案件突破带来较大阻力。(11月25日《成都晚报》)
当我们喋喋不休地讨论该不该“削权”和怎样“削权”、如何动态而全程地监督公权力,怎么也拿不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尽快构筑廉洁体系之时,贪官们竟毫无危机感与压迫感,正旁若无人地干起了反调查演习的惊人闹剧。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邵海,把丰富的经济学知识与灵活的头脑用在这些地方,而且还能一路获得提拔,官至“副县令”,这凸显我们人事制度之弊,反映出当前反腐形势有多么严峻。试问:贪官都能洒脱地搞起反调查演习了,我们还有一丝理由视若无物,还能坐得住吗?
无独有偶,受贿1056万元的海口市地税局龙华分局原局长陈小涛,曾在忏悔书中称,“我与海口市地税局一名副局长交流收受钱财的经验,他认为‘水至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徒’,我说趁着局里管理混乱,我们边收税边发财,那位副局长则说应是边发财边收税”。海口的这两条蛀虫交流起“敛财哲理”与邵海及同伙搞反调查演习一样恬不知耻。要我说,“人至贱则无敌”,当公仆忘记自己为雇主服务的身份,及犯贱作娼、蛀吃公款之时,他们才真的是“天下无敌”。不仅可以轻松卸下本应有的法律堪负,还能捋着髭须旁征博引,将先贤的千古良言主观篡改,为其所用,这的确让人喷饭。
然而我们断不能将贪官或潜在贪官的这种“订立攻守同盟、搞反调查演习”当社会笑话看。相反,这该及时触醒我们各级反腐机构已显麻木的神经。这些闹剧,理当让我们至少意识到当前反腐存在的两种渐显趋向。一是贪官已经开始有恃无恐了,不愿再从精神与肉体上背上任何内在与外加的包袱,几乎可以“轻装上阵、张狂敛财”了。在一些局地,一些官员间相互勾结、利益均沾,大家都上一条贼船方能抵御风浪;其二,基于前者,势必造成腐败土壤不仅未被掏空,反而更为坚厚。这使更多潜在贪官互通信息,共结攻守同盟,这势必增加反腐成本和揪出所有贪官的难度。
之所以出现贪官有公开贪腐的可怕趋势,根源还是我们的监督体系远远掉队于贪腐行为。人家都在“理论阐述”贪行无心灵原罪了,我们还有创作反腐短信;人家都在公开演习了,我们似乎还在闷着脑袋瓜子“韬光养晦”。权力制衡与约束机制还颇似一个虚置的“稻草人”,无法吓走那群来啄民稻谷的麻雀。制度缺陷、监督乏力、地方行政垄断的保护主义干预,是当前公权寻私的根由。
当前我们亟待建立民主监督、独立监督、公众舆论监督制度,并要敢于借鉴和吸收外国权力制衡领域里的先进成果和经验,有取舍地大胆借用,不留死角地置放于权力之侧,彻底打通监督途径。比如国际上广泛通行的官员家产彻底亮化的“阳光法案”,有关反腐机构理当全速制度性跟进。这样才不会出现贪官间毫无耻感地公开“军演”来撩拨当前反腐的脆弱神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