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总是事涉百姓利益时就是“提提意见”

(2009-08-06 17:40:07)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时说

周明华

各地应逐步将门诊小病医疗费用纳入基金支付范围;在精心测算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政策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水平,逐步提高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要加大医保扩面和基金征缴力度,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加快推进工作,到2011年基本实现市(地)级统筹。3日,人保部透露,该部和财政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的指导意见》。


恕我直言,我并不看好三部门联手制定的这一 “指导意见”,因为这种意识指向不明、执行约束不力、保障措施虚化的笼统意见,虽然出台的机构看似权威和阵容强大,却难逃“雷声大、雨点小”的命运。我不免纳闷,缘何一提到咱老百姓的切身事项,就总是一番“意见”过去“建议”过来,其路径往往是昨天刚去一个专家建议,今天又来一个指导意见,明天再来一个部门提醒,而且文件的措辞不是“应该”就是“建议”。似乎总是找不着北,总在原地一个劲地折腾


而对公权力自身有利的政策,比如加薪、职务补贴、房贴、车贴、通讯贴、公务消费卡等,似乎总是雷厉风行,保障有力,措施细化,不但看不到各方利益的博弈身影,也难听到纳税人的声音。就拿不少专家与公民一年复一年地建议将新医改引向纵深,尽快取消公费医疗这一事项来说,一直停留在试点与建议的层面,难以向制度化建设方向掘进。实际上,提高医保扩面和基金征缴力度,不能永远只是一个目标,它需要所有公民的倾力牵手。是的,医保基金总是不济,但越是这样,作为政策导航与拟制者,越应首先成为做大医保基金这块蛋糕的核心成员。


记得不久前北京市平谷区试点,今年5月起在全市率先试行公费医疗并入医保改革。全区2万多名公职人员和退休人员将不再享受公费医疗,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这虽然是点上消息,但毕竟有人开始准备疏通医卫资源不公的这一制度性瓶颈。一个公民权利平等的社会,其生命健康权之间,原本不该随身份梯度高低而产生落差。我们暂且抛开9亿农民的医保不济状况不说,单就国企职工来说,他们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没有民意基础支撑,也未先期试点的前提下,全国“一刀切”实行了医保制度。这造成公职人员公费医疗全报,甚至还能“多报”;而企业职工只能报销住院费的60%80%


人保部、卫生部、财政部既然近段时间高频率提出要加大医保扩面,为何不及时评估一下平谷区的“试点业绩”呢?要知道,如果将全国数百万名全额享受公费医疗的官员来个“一刀切”,让他们和企业职工一道联手共做医保基金这个“蛋糕”,那将是一项伟大的阳光工程。常言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我们在认真反醒医卫不公的制度性成因的基础上,理当知耻后勇,公开交出医保公平制度设置的一份满意答卷,以期扭转以前的“制定政策者为己谋”的公信力失衡局面,慢慢重新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