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制一张“白宫书记”卖官宣教片
(2009-07-20 00:35:0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时说 |
周明华
我们先来看看张治安售出的乌纱帽的黑名单吧:颍泉区国土分局副局长周文礼花3万元“副转正”;李炯4万元买回副区长一职;颍泉区委办公室主任孙亚花3万购得区委常委;张少鸿花1万买回区财政局副局长官位;宁国梁2万购回颍泉区财政局局长乌纱;副区长史云龙2万元买获区委常委一职…… “白宫书记”是怎么锁定李国福的呢?原来,2007年8月,张治安收到阜阳市政府秘书肖华截留的一封关于其受贿、卖官、违法乱纪的举报信。据此信内容,张治安便开始疯狂报复李国福。
可见,这名违法截留举报信的肖秘书与这群买官者一样,未受到相关部门的严厉处理。这种“只闻卖官倒地,难闻买官倒霉”的现象,俨然已成当今官场潜规则。由于干部任用监督形同虚设,一些拥用人事任免大权的一地“一把手”,将乌纱帽变成自己私人货架上的商品,而区委、县委堕落成陈列这些“商品”的批零中心。往往是“中心经理”将一地之官帽卖光后,作为公仆服务对象的主人才惊觉:这些“卖官老板”胆儿咋这么大?而此时,纳税人除了惊诧之外似乎还是惊诧,难见这些官位悉数“回笼”的相关处理。
显然,当今我国及时追回被贪官乱封的官位,还存在着明显的制度性缺失。而我们知道,这一顶顶由官员掏腰包去“批零中心”存钱所“购回”的官帽都是 “劣质品”,其行为更是违反党纪国法的。它大步流星地继续在官场灰色游动,不仅撕扯着政府在民众中的公信力,还严重地扰乱着党和政府干部任用的组织程序,妨碍了选拔人才的公正、公开的权威体制。如果仅因卖官者售出的乌纱过多,牵涉的层面较广,而采取只查卖官者,对买官者网开一面,那么,曾从张治安手中买过乌纱的官员的平安无事,必将成为更多“潜在的跑官买官”群落的一种负面效范。
所以,不管被“白宫书记”一支笔“圈定”的干部有多少,也不管涉案金额有多大,对颍泉区这样的“群体性买官生态场”都应来一次摧枯拉朽式的大整肃,让每一个走“买官卖官”黑色捷径者付出惨重代价,使他们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今年2月,中组部正式开通“12380”举报网站,这个数字好记,有老百姓干脆叫它的谐音“要你上不灵”,开通当天,由于咨询与举报者众,网站一度挤瘫。这反映出公众对此的强烈关注,为此笔者建议,应提升招回“白宫书记”卖出官帽的速度与级别,将其制成一张典型的宣教片,借“白宫书记”的大名轰轰烈烈地扩大宣传,全面震醒后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