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权逾越边界不停,跨省抓捕网民不止
(2009-04-21 02:01:5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时说 |
鲁逸川
又有一起跨省抓捕举报网友的事件了。据4月20日《京华时报》报道,因网上发帖而被抓的内蒙古男子吴保全,已在狱中被羁1年。2007年和2008年,他两度被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警方跨省抓捕,第一次被刑拘10天,第二次以诽谤罪被判刑1年。吴上诉,鄂尔多斯市中院以事实不清为由裁定重审。结果,在没有新增犯罪事实的前提下,刑期却从1年改判至2年。参与合议过吴案的法官称,裁定是审判委员会做出的,吴若不服判决,可以走法律程序。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公权机构逾越边界的事件屡有发生。日前,青年网民王帅,只因在网上发帖举报灵宝政府部门违规征地便被跨省追捕,该事件引发“网络舆论地震”。4月16日,河南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秦玉海公开称,当地公安机关在此案上执法有过错,未严格按有关法律法规去办理,对此表示道歉。在“上司倒逼”之下,终将极不情愿及时纠编的灵宝市政府的咄咄逼人的架势反制住。随后才在官网上称已对王帅解除取保候审、撤销案件,给予国赔,并向他及家属赔礼道歉。
在王帅重获自由之身之际,公众关心的心情稍许得以平复。但仅隔一天,同样的网上发帖举报地方政府违规征地,同样的跨省被捕, “吴保全”又再度进入公众受伤的尚未愈合的视线。而且这一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政府部门的气势更显咄咄逼人。鄂市以当地政府建新区为名,共征地约48000亩,却只有内蒙古自治区的批准文件,而没有国务院的红头文件,其合法性原本就存在问题,特别是征地补偿过程中,硬是可以将每亩旱地补偿2万元一路跌至800元/亩,你说失地农民能不一直上访吁呼吗?
吴保全在第一次刑拘10天后,还亲自去调查核实,再度发帖举报公权机构的这个逾越法律边界的行为。然而,这再度招来了更为猛烈的公权报复,正式以侮辱、诽谤他人及政府为由,正式宣判吴保全有罪。这诚如秦玉海副省长评价王帅案一样,此事暴露公安机关随意执法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吴保全案,同样的不是随公民举报、批评、维权的权利诉求之意,也不是随法律的权威之意,它所随的恰恰是地方大权握于掌中的快意。不管当地公安、司法部门如何解释,司法机关丧失执法主体地位,主动或被动、直接或间接地配合当地政治所需,受命于公权而非法律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这种出于一地公共机构狭隘偏私的公器私用,恰恰输掉了公共机构与法律的公信力与权威性。纵观近年来的重庆“彭水诗案”、山西“稷山文案”、陕西“志丹短信案”、河南“孟州书案”、海南“儋州歌案”、辽宁西丰进京抓人案、山东“高唐网案”等,均是以公共机构的名声与法律尊严的最不负责的滥用与践踏所导致。公众之所以倾力关注这些频发的因言治罪案,是因为他们有一种切身忧惧和危机感。而今,姑且不说他们发帖言论的积极性如何,对公权的监督与举报,即便如吴保全这样亲身调查后事实基本属实的批评,也难逃被公权打击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