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去别人的“水缸”里拍片就是作践
(2009-04-21 01:58:37)
标签:
娱乐 |
分类: 时评时说 |
周明华
19日《北京晨报》称,新版《三国》电视剧剧组在浙江永康杨溪水库拍外景,水库周围是堆积如山的塑料饭盒、酒瓶甚至粪便等生活垃圾。由于拍摄“火烧赤壁”交战的是夜戏,拍摄现场还弥漫着柴油味,水中也有黑色漂浮物……这可能会影响到永康当地近30万人的饮水水源。20日《北京日报》报道似有不同,《三国》制片主任李永涛和导演高希希,杨溪水库管理局局长黄兴法均对拍片污染一说予以否认。
这么多人予以否认,看似理由充分,仔细一看几人所言存有矛盾之处。李永涛说,他们“就连有可能被粪便污染的土都用铲车挖走了。”不存在“被逐”之说,戏是18日就拍摄完了,19日剧组已到横店拍戏;但该剧导演高希希所言却大相径庭,他对“强制撤出”一事矢口否认:“我人就在剧组,谁说要撤出了?我们还要在这拍半个月呢,一直在水库附近拍,完全不存在污染水源的问题”;黄兴法则称,《三国》是正常拍摄完成后的撤离,并非驱逐。
不管他们如何澄清事实,杨溪水库的确是永康30万公民的“水缸”。不管是否叫停,也不管剧组现在离开水库没有,在其中演绎当年火烧赤壁、火光冲天的战争场面,就是一种货真价实地破坏生态水环境的犯罪行为。因为,这个水缸是家乡父老的生命之源,岂能在里面“打打杀杀”。“如此拍片对水缸无污染”,这不是睁着双眼说瞎话吗?要不,咱永康的百姓也穿上盔甲、锁上连船、烧成一片去你制片人、导演所住地的源头水库里拍片试试,肯定到时有些人像猴子一样跳将起来吧。
而今,这种为了拍片过瘾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案例频发。已被成功“私了”未见诸媒体的不说,单拿之前《无极》剧组和《神雕》剧组来说,就分别污染了美丽天池和九寨沟水资源。何以影视剧拍摄者衷情于丽水秀山呢,或者说为何著名剧组反而屡屡成为“辣手摧花者”呢?主因当然是剧组方的环保意识淡泊。这方面的批评不少,笔者这里暂且不谈。我想说的是,一些地方管理者,在名导、名剧、名演员的外在光环吸引下,总是捎尖脑袋,去钻“名剧”的缝隙。总经为,“献地”给名剧,可以事半功倍,可以迅速提升一地知名度,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要我说,这种想法很天真,推广秀美山川的路径很多,我们完全不必选择以“被破坏”的方式去实现。
说实在的,新《三国演义》的艺术价值究竟咋样,是一盘精神大餐还是精神垃圾,现在还不好说。倒是剧组“随意在咱们‘水缸’里拍片,公民无权说不”的环保维权环境之疲值得深省。影视作品拍得再差,我们且能忍受,不看便是;而仅因弄一部新《三国演义》里的一段“火烧赤壁”便可能“烧坏”公民水缸,这当然让他们无法答应。所以,我认为,更高一级的环保部门不能轻易让剧组离场,应依据环保法律法规,将其作为法律惩戒破坏公民水缸的一个标本,警惕新的污染剧组再度出现。因为公民可以不看大片,但绝不可以看到水缸被污染。